棲雲雜記

我又一次孤負了自己的心,走進了紅葉滿覆的山林,只是卻近了凡俗,沒了最初的寂靜和平和。然而,只是痴念作祟的緣故吧,無關乎刻意去跋山涉水去欣賞一林秋色,我卻也沒有埋怨的理由。

第二次來到興隆山(因長年為雲氣所覆蓋,也稱棲雲山)的時候,我有點驚詫於她的美麗了。遠望去,綠海里浸潤的紅浪,紅浪裡邊涌動著的黃波,一陣風吹過,仿佛天際的霞,夢幻般醉了一切,什麼也便緩了下來。也是近了雲龍橋吧,終於漸覺冷了,然而潺潺的流水,碰撞著,跳躍著,傾灑出漫天的玉珠,有大的,是眼眸子,有小的,又是淚滴。笑著,走著,哭著,又流過了,在這寂靜的空間裡,和潤的織著譜子,也感悅耳了。

青澀色的台階,依舊還是鐵青著臉罷,只是到底又在承載著誰走過。我左腳踩樹的影,右腳隨著幽靜,一步步走近了……

眼角還貪求著這裡的秋色,未料瞳孔看見了一道山門,門頂上多些許雜草,已然枯了,沒有生氣,只是兩旁的樹枝黃中泛著綠,倒也似乎一生死輪迴。門匾上是四個字,恐是秀比峨眉罷,然而峨眉我沒去過,自是不知其秀。可是我總覺得最後那個應該是次字,這又更不合理,後回來問及諸君,言乃黃字,想及文體走勢,倒是三分的相像,也便欣欣然了,也終於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字了。姑且穿過了山門,卻近了滴淚泉。

在眼前的是一個落滿葉子的小水潭,然而水又不是怎么的多,山林寂然了,也能聽到嘀嗒的水珠撞擊到水面的聲音,一直響著,一滴一滴,好似要停滯在人們心底。只是我想著,誰的淚水會如此長久,以至於滴淚成泉?可潭子裡水又不多,倒好像要枯了。泉旁邊的亭子裡人真多呀,聽不了淚流的聲音,我也離開了。

似乎是走到關聖殿了,入樓的第一眼是那裡的一塊碑,應該是關帝的豐功偉績吧,然而好像又是建築的歷史和榮光了。我審視著,看古舊的石階,斑駁的祭爐,還有一口玉液泉。可又被蓋子鎮著,也沒有嘗到泉水,又覺甚是遺憾。殿子一角凸向天空,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是棲立於石上的一隻孤鷹,展開著蒼翼,欲浮於天宇一般。

一路走著,鬱鬱蒼蒼的葉影鋪成的小徑,踏在腳下喳喳吱吱叫的紅葉,也醉了。我獨喜那一縷透過葉的光,不明不暗,如同是晨曦里的一絲,如夢如幻。走了,走了。

我也放輕了腳步,怕雜亂了這寂靜的山林,默默了。經過了靈官殿,三大菩薩殿,接著也便到了大佛殿了。這裡也算不是金碧輝煌的地方呵,然而就有大佛棲居,斑斑舊跡梳洗著眼前的一切,有如一桿禿筆划過,留住歲月的刻痕。可是這真的幽靜啊,沒有喧囂,三面又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著,人到又在井底了。

原來佛也喜歡清淨的么?耳邊是裊裊的梵音,清風也入了我的懷裡,還有什麼可不讓我留戀?然大佛殿旁就是成吉思汗文物陳列館了,我欣欣然走了進去,是一張弓,幾隻箭,還有功成偉業的蒙古包,這又使我想起那時的餑餑了。裡面有些陰森森的,我也出來了,只是又覺得這落來了殺機,破壞了大佛殿的祥和了。我不久呆滯著,又進發向山頂了。

途經玉皇頂,虛皇殿,終於踏上了木棧道了。砰砰的響聲,空虛而又深沉,繚繞著我的腳踵,一路伴我走上蓮花峰。這也便是我的執念了啊,第一次的快樂我要把她扶到頂峰。只是眼前一片空曠的草地呵,偶爾會有那么一株松,屹立著,孤獨而又寂寞。這時已是秋了,微微的雲浮在頭頂,其他的是一片望不盡的藍,一縷風吹過,變幻著,是飄飛的衣袂,是一朵遊動的蒲公英。走累了,也便直挺挺躺在這地上,鼻尖有著自然的清新,而身下是軟軟的草坪,好愜意呀……

耳邊隱隱約約是鳥的啼笑,我知道,我也該下山了……

第二次來到興隆山的時候,我便驚詫於她的美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