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媽媽老師”

我的語文老師,就是我的媽媽.於是,我和媽媽之間便有了母子和師生的雙重關係,為此,也引出了不少煩惱事兒。

想保密,但……

初一剛開學,我原想把語文老師就是我媽媽的事隱瞞起來,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這些新結識的同學訊息靈通得很,好像個個都是“千里眼,順風耳”似的,這個問:“聽說你是語文老師的兒子,是不是呀?“那個問:“吳老師是你的媽媽,是真的嗎?”我聽了,著實吃了一驚,但仍故作鎮靜,睜大眼睛搖頭晃腦,顯出驚奇的神色說:“什麼媽媽.兒子?吳老師我認都不認識呢!”這一招還其炅,這些“訊息靈通人士”被我搞糊塗了,不再提及此事。我得意極了,看不出我還有兩下子啊。可好景不長,兩天后,秘密就被我的一個“同學兼鄰居”透露出去了,這下可再也瞞不過去了。其實,被同學們知道了也沒有什麼,這只不過是偶然的巧合罷了。我在班裡仍然是一個普通的學生。

要考試,卻……

考試是學生的家常便飯,然而卻給我帶來了煩惱.一開始,我對語文考試感到特別的恐懼,一種複雜心情糾纏著我:如果考得好,同學們會說什麼呢?他們準會說:“陳燁考得好是他媽媽透露了試題。”如果考差了,他們又會說:“瞧,語文老師的兒子語文考得這么差!”我該怎么辦呢?於是希望考得不好也不壞—甘居中等.可後來,我又想,為什麼我自己要限制自已呢?我和同學們一起上課,一起做作業,回家後,媽媽忙於工作,也從來不給我“開小灶”,考試前從沒有給我透露過題目,為什麼自己要背上無中生有的包袱呢?在學校里,我也是一個與其他同學沒有兩樣的普通的學生啊!思想上放下了包袱,考試的時候也不緊張了,成績自然也上去了.事實上,我考得好,並沒有同學說我.只是在考試前,有的同學跑來試探:“有沒有作文啊?”“有沒有閱讀分析啊?”我便調皮地回答道:“也許有,也許沒有。”其實,我同樣是什麼也不得而知呢。同學們笑了,我也笑了……

有時候,唉……

有時候,這位“媽媽老師”也真跟我過不去.一次,回家作業太多了,做到晚上九點半,還剩語文作業沒完成,我便和“語文考師”媽媽商量,是否可以延遲到明天下午再交,可她說不行.磨嘴皮也沒用,我只得埋頭繼續做,我馬馬虎虎,潦潦草草做完了語文作業,一丟筆,就上床了。等到第二天發下來一看,呀,“重做!”氣得我回家裡就對“媽媽老師”發脾氣。媽媽卻對我說:“你昨天晚上作業做得晚,這是事實,可是別人也和你一樣的呀,為什麼別人不馬虎潦草呢?你不能有半點特殊!”我聽了無話可說,是啊.媽媽像要求我的同學那樣地來要求我,我也應該像我的同學那樣地嚴格要求自己!

在家裡,“老師”是我的媽媽;在學校里,“媽媽”是我的老師。我呢,我是兒子.也是學生.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