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巷

秋末,家鄉小城中似再無盎然綠意,路邊樹上的枝條也單薄了許多,略灰的天空,將我拉入了回憶中的流年。

大約三四年前吧,我偶然在杭州一游。花開半夏的時節,杭州總是溫潤多雨,天空也總是灰暗的,柳香、蓮香也總在雨後出現,挑逗著人們的嗅覺。那時的杭州,遊人熙熙攘攘,古色古香的庭院也再無寧靜。本就不愛吵鬧的我遠離人群,走進了一條幽靜小巷。

江南的小巷密如羅網,一條條延伸、連線、漫展,最後再曲曲彎彎地隱沒。我漫步的這條小巷,巷前有一棵高大的樟木樹,在江南的細雨綿綿中,氤氳著樟木香,於是,我自詡高明地給這條小巷起了名字——樟木巷。

小巷雖離景點不遠,但卻似是禁止了外界的喧囂,超凡脫俗。巷中靜得像是空氣凝固了一般,只是偶爾一顆檐上的雨水“啪”地一聲落在了青石道上,濺起小小的水花。樟木香氣瀰漫,向晚的青石道閃著幽幽的光。

腳一沾上小巷的青石板,時光仿佛就這樣倒轉了幾百年。我徒步走著,恍惚間像是回到了舊時光。曾經,有怎樣的一群人以怎樣的方式生活在這樣的桃花源里,我不得而知。不過想來那時的小巷應該是喧囂而熱鬧的吧:許多穿著粗布衣的人們來來往往,偶爾會有裝飾華貴的馬車匆匆而過,無心停留。石板路兩旁的房屋都爬滿了青苔,青磚綠瓦、白牆紅梁,高高飛起的檐如同展翅的鳳凰。房屋前總是會有小小的攤子,賣一些玲瓏討人喜的小東西,例如糖人、面具、燈籠、胭脂,都是少女的心頭愛。房屋、小攤再加上行人,小巷變得擁擠嘈雜。

巷中陡然出現了一個拐角,讓我紛飛的思緒又回到現實,打破了我莫名的傷感。信步拐了進去,一抬眼,看見不遠處站著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下意識地,我向後退了退。再看她,我輕緩的腳步似乎並未驚擾到她,受江南水汽薰陶而清純艷麗的面容還是十分寧靜精緻。她著一件白底粉蝶寬袖長裙,梳著披肩長發,似出水芙蓉般優雅。我正端詳著,她忽然抬手,一顆水珠從檐上滾落下來,受召喚般落在她指尖,她微微一笑,收回手,凝視指尖,少女心事在她眸中漾起不小的波瀾。

我靜默著走了,心中忽然浮現出了鄭愁予《錯誤》中的一句話:“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出了小巷,就是一座石板橋,晴天時總是會有婦人在此搗衣,在“咚咚咚”這樣的一聲聲悶響中閒話家常。小孩子搖晃著波浪鼓在橋上橋下追逐,瘋玩,一條條貨船在橋下穿梭,來往之中,洋溢著茶香或藥香。而此刻雨天的景色更似一卷潑墨山水畫。隱隱約約中,我似乎看到,古橋邊佳人相侯,空寂的橋頭只留一柄素雅的傘撐起,像是開在雨中的荷花,潔白亦妖嬈。佳人笑的或許不是才子,或許不是緣分,或許只是命中必須要下的那一場雨,溫和細膩,靜聽雨聲。

如今,我幾乎已忘光了杭州的繁華似錦,煙雨朦朧,只記得那一時,我偶遇的小巷與那嫻靜的女子,希望現在的樟木巷與她,還是那樣寧靜,雅致,不食人間煙火,執著自己的純粹與簡單。思及此,樟木巷忽地變成了一個已碎的夢,碎片中含著,我所渴望的靜謐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