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蒜

從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就會背《鋤禾》這首詩,那時,我根本不知道勞動的艱辛,只是隨著老師的節拍,同大家一起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近日我親自參加了田間勞作,才充分體驗到了這勞動的辛苦。

國慶假日正是農人們插蒜的季節,我也跟著爺爺奶奶來到田野里,加入了差插蒜的行列。

我們拿著套用的工具和昨天晚上剝好的蒜種,來到了田野里。到了蒜地里,放下工具,四下一看,插蒜的人還真不少啊。也有不少播種小麥的。爺爺把大鐵耙從車上扛下來,一口氣扛到地里,別看爺爺今年已經有六十多歲了,可是要乾起活來,勁兒相當大的呀。爺爺放下耙子開始拉蒜溝。看別人,都是把一塊大石頭放在大鐵耙上,兩個人拽著繩子用力拉,而我們很奇特的,我蹲在鐵耙子上代替了大石頭,爺爺奶奶用力拉。這樣,我們拉出來的蒜溝是又深又整齊又好看。

接下來,我就要進入艱辛的狀態了,那就是插蒜。插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腿彎著,腰弓著,還要按一定的標準來插,蒜與蒜之間要見方,要往深處插,這可是最起碼的插蒜常識呀。可我卻偏偏不按照這樣的方法來,我把蒜插的亂七八糟,有的朝上,有的朝下,害的爺爺奶奶又把我插的蒜拔了,重新插了一遍。我可不管這一套,我講的可是速度,只有快點插,才會很糟的完成任務呀。轉眼間,我已經插完了一大行了,而爺爺奶奶卻跟在我的身後,一個一個地又把我剛才插得蒜拿出來,按照正確的方法來插。我不明白了,便問爺爺這是為什麼,爺爺說:“你插的這樣橫不橫,豎不豎的,有的頭朝上,有的頭朝下,不僅難看,還會因為蒜與蒜之間的距離不一樣而導致營養分配不均勻,蒜頭有的育不好苗,就會死掉。”我說:“原來是這樣呀”然後,我按規定來,仔細的插,終於插好了一大行。唉,可真累!

已到中午了,我已經累得不行了,我的手指磨起了血泡,兩腿彎曲的似乎不能再舒展的開,腰也疼得直不起來了。但看著我們插完了的蒜,又高興地笑了,我想:原來,勞動是很艱辛的,但是,沒有付出,哪有收穫,記住,美好的未來,是永遠屬於那些勤老的人。我終於嘗到了勞動的艱辛,從而,也體會到了父輩的不易。

教師點評:國慶假日,本是孩子們跟隨著大人們去遊玩的佳日,然而,作為農村的孩子,尤其是盛產大蒜的萊蕪,此時正是插蒜的大忙季節,孩子們有的就得隨著大人們去乾點農活,李敏同學就品嘗了勞動的艱辛,雖然活兒幹得很滑稽可笑,但卻透出了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無苟無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