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手真好

在我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在感嘆:“……真好!”但是仔細一想,他們所以認為“真好”的東西並不好,不是太奢侈,就是太庸俗;不是太花哨,就是太單調。我突然覺得:是不是沒有真正“真好”的東西呢?

我認為不是。我確定認為有一種東西“真好”。

在我看來,他是一個思想落伍,著裝落伍,長相也落伍的人。身上僅有的兩個特點便是參差不齊的牙和一笑出現在顴骨上的酒窩。在我看來,一個天天上衣不是綠的就是桔的,褲子不是灰的就是黑的,鞋帶系得總是亂糟糟的人是不會笑懷好意的。這樣的想法也許是受到了“這是對手”的暗示,也許他從未笑懷好意,總之至今我也未搞清真相,因為我們至今都是對手。

每次考試,就算比他低0.5分也會被他嘲弄,被強灌一些關於“他更厲害”的謬論,但似乎又是真理,因為我基本上從沒考過他。但這卻堅定了我的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讓這個真理成為謬論。到時候,我也會灌輸一些關於“我更厲害”的言論吧。

但我不知道,因為還是與其持平。我其實想了很多辦法的,比如每天偷翻他的筆記,一到課間就和他乾一樣的事,連寫字速度都模仿,就差同樣的筆跡了……可我還是不如他。我突然覺得自己蠻失敗的,因為我們的老師說過,課間好好看看別人在乾什麼,再看看好學生在乾什麼,也跟著學學。

順便一提,我和他都認為我們的老師思想很封建,因為在她眼裡,好學生和“別人”不同,“別人”即所謂的差生和壞學生。座位也是好學生在前面,“別人”在後面。我估計,我一直沒有進步也有座位的關係,天天后面“坐”的不是紙箱就是掃帚,從沒換過。而他就坐在我前面,也從沒換過。

最後一次考試,我依然坐在那個位置上,前後都沒變。考試之前,他跟我說:“其實你一直挺可悲的一直坐在這種地方模仿別人,天天還招罵,後來連罵都不招了。”我總覺得這話里有股火藥味兒,還是選擇耐心聽完,“不管怎么做都不招人待見,還是活出個性好了。”

他這是安慰,雖然不中聽,我還是覺得今後要按自己的風格行事。也許只有努力這樣做才會超過他。

畢業了,同樣的通知書,我們都笑了,他笑的意思是“繼續努力吧。”我笑著默認。

他這人讓我覺得,有個對手,真好。

有個這樣的對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