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份真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愛熱鬧的場景而是深深的喜歡上了一個人的世界,在靜靜的環境裡,靜靜的聆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黑夜又開始沉沉的壓過來了,已經開始入睡的家人們已經拋下了我早早與周公去約會,而我卻絲毫沒有一點躺下的意思,只能站在窗前發獃,腦袋有些放空的我忽然間意識到夜色原來充滿著如此動人的魅力。

深邃的蒼穹下,遠處一排排的平房裡點綴著無數黃色小燈,如夜空明亮的眼睛;天地一片蒼茫。乘著夜色,思絮飛揚,飄散在日子深處的種種回憶與感悟便奔涌而來。

人生之中,不可能沒有痛苦。歡樂與痛苦,好似一架天平的兩盤上的物品,非此即彼。但是,人們在遇到痛苦時總抱怨命運的不公,慨嘆人生的無奈,我也是這樣。然而一次“斷神經”的經歷讓我徹底改變了對痛苦的看法。

我的牙齒天生不好,13歲,左下的嚼牙經常疼痛。索性我有了“偏心”,不再讓它嘗美味,十幾年後,便成了一個黑黑的大洞。如今右上的一顆嚼牙也開始與我作對,每嚼東西便痛不能忍,這樣左右兩邊都不能嚼食,忙尋牙醫,一診斷,才知已有黃豆大小的一個洞。他建議想今後不痛,就要斷神經。我當時不知道斷神經是何事,想“反正以後不痛了就行”,便欣然應允。

那天,我如約斷神經。躺在長長的治療椅上,當“白大褂”把那個長長的探頭伸進我嘴裡時,我還有些好奇。只見他手拿“機關槍”,對準壞牙部位,輕啟開關,隨著陣陣“嗤嗤”的響聲,一股濃烈的烤肉味迎面而來。我感覺到了平生最大的疼痛,先是炙熱,後是冰冷,用“撕心裂肺”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我終於明白了所謂的斷神經就是切斷自己的神經肉,讓我殘破的牙齒不再有感覺——不能感到酸或甜,不能感到苦和鹹,不能感到硬與軟。總而言之,它已失去了生命。

一顆流星划過長空,驚醒了我長長的回憶,我不禁扭頭。

看,窗外點點繁星;聽,靜夜萬籟無聲。終於明白:繁星與夜空共舞,痛苦與生命相依。

人生亦然。我終於明白了不再痛苦的方法——失去生命——那樣也就無法感知幸福。

然而我又慶幸自己還能感知痛苦,那就意味著自己還有生命。

在汶川地震搜救工作中,有許多傷口流著血正在呻吟中的人,他們是痛苦的,也是有生命的;還有一條腿或胳膊被壓在廢瓦殘磚之下,全然沒有知覺,那意味著要失去這條腿或胳膊;而整個人一點也不痛苦地被壓在下面,便意味著已失去生命。

可見,能夠感覺到痛苦,並不是件壞事。

身體上的痛苦如此,精神上亦如此。

精神上的痛苦帶給人的傷害最大。古人云,“哀莫大於心死”。有人對生活失去了信心,變得麻木,沒有了憂和喜,生活渾渾噩噩;甚至成為了精神病患者;還有人因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而自殺。其實,我們應感知痛苦,醫治痛苦,轉化痛苦,讓痛苦成為你堅強生命的一部分。與其固守奄奄西沉的夕陽,不如以嶄新的心情去迎接一輪活力四溢的旭日;與其糾纏痛苦的昨天,不如創造一個燦爛的明天。

面對痛苦,我們應該慶幸:痛是生命的最好明證。生命,用來征服痛苦;痛苦,用來印證生命。

痛苦如花,花落之後是生命的成熟。只要你不割捨那份當初對生命的誓言,在每一個細微的日子裡,痛苦便將它無限的愛奉獻給你,讓你感受到人生的另一份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