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舊貌換新顏

就在今年暑假,我收到了小表妹倩倩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講,她們班開學後要組織一次“我愛北京”的活動,希望我這北京人介紹一下北京的情況。她還懇切地說,她和她的同學以極大的熱情盼望從北京飛來的小喜鵲——我的回信。

當提筆給倩倩回信時,我犯了難。偌大的北京從何說起呢?只介紹名勝古蹟,不全;只說現在的變化,也不全;都介紹,怕是寫上一部長篇小說也難以表達清楚,況且我也沒那本事。怎樣才能使身在遠方的小表妹倩倩更全面地了解北京呢?我冥思苦想。當我的眼睛無意中觸到貼在牆上的中國地圖時,心中豁然一亮。有啦!我何不借鑑地圖中圖文結合的方法介紹北京呢?這樣既簡單,又全面直觀。

於是,我到街上買了一張北京市填充圖,用符號把金碧輝煌的故宮、綠蔭遮蓋的中南海、山水相映的北海、莊嚴雄偉的鼓樓、風景迷人的頤和園……一一填上。望著眾多的名勝古蹟,一股自豪感衝擊著我的心扉。“北京太美了!太可愛了!”我不禁喊了起來。我越填越高興,越填越得意。

從此一種新的愛好闖入我的生活——每天都看電視台播放的北京新聞,特別注意北京建設方面的新成就,只要哪一座新的建築落成或開工,我就把它填在圖上。

我經常拿著彩色筆在圖上標呀,畫呀!最近兩個多月,我已經標上了紫竹院,附近的香格里拉飯店和古樸典雅的北京圖書館,規模宏偉的奧運村,建國門外主體為鋼結構的大北窯立交橋,北京站對面的國際飯店……圖上,藍色的直線表示公路,黃色的“弓”表示立交橋,鮮紅的品字表示高層樓房,綠色的方格表示即將破土的新工程,粉色的小花表示街心花園……這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絢麗色彩,組成一幅七彩圖,在我眼前展現出了北京新時代的風貌。那一座座造型雅致,別具一格的立交橋,把北京的過去和現在聯繫起來。那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如繁星點綴在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一條條林蔭大道,一個個街心花園,使古老的北京城煥然一新。我順著寬闊的林蔭大道望去,仿佛看到了西郊現代化圖書館明亮的閱覽室里一個個潛心學習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各國朋友歡聚在燈火輝煌的國際飯店,仿佛看到了2024年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胸佩獎章,手擎金杯的雄姿……這五彩繽紛的符號、數字都牽動著我的心。

北京過去有“燕京八景”,最近又評選出新“北京十六景”。可在我心中的北京處處是景,日日添景。

剛剛兩個多月,我就把這張圖填滿了。大部分新建築物我還請爸爸拍了彩色照片。我把這張心愛的北京市填充圖和收集的上百張名勝古蹟畫片、照片寄給我遠方的表妹——倩倩,讓她和她的同學分享我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