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而充實的周末

以前,我對周末的感覺就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因為我的周末沒有時間休息,被學習排得滿滿的:周六上午做家庭作業,下午學鋼琴;周日上午學奧數、作文,下午學英語。

有一次,我對家裡人大發牢騷:“教育部規定要給中小學生減負,可我覺得我是越減越重。我真想什麼都不學了。”

爺爺一聽,連忙解釋道:“玉兒,時代不同了,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今好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只有那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和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容易出人頭地。要想長大後有出息,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在學習上、技能上超過別人,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現在不學,你就比別人落後一大截了呀!”聽爺爺這么一說,我慢慢地想通了。只好這樣安慰自己: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收穫。

既然無法不去學習,怎樣才能“苦”中取樂呢?那就是在學習中和學習間隙努力尋找快樂、創造快樂。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還真從忙碌中找到了快樂。當我解決一個難題,彈好一首曲子,我都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之感。再比如下課時間,我就和同學們一起做遊戲。同學多,玩法也多,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追追趕趕,這比一個人在家玩兒有趣多了。還有,我還隨身攜帶了一些可以隨時娛樂的工具,如跳繩、卡片、毽子。這些小東西既可以獨自玩耍,又可以和夥伴一起玩耍。

星期天下午從補習班回來,我和姐姐有個約定,搞半個小時的運動。運動內容很多,有時我們打羽毛球,有時轉呼拉圈,有時騎腳踏車……

這樣一來,我的每個周末都變得忙碌而充實了。呵呵,看來,什麼事情只要端正心態,一切都變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