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I

海疆,即是主權國家的領海,沿海國家的海洋國境。近代以來,中國海疆和海防歷史的興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衰敗與復興。閱讀下列材料,並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沿海水師,率皆老弱無用,軍器率多殘缺,並不修整。又戰船率用薄板舊釘,遇擊即破,並不及夷器之凶利堅固,作何抵禦?似此廢弛,何以肅邊威遠?

——《鴻臚寺卿黃爵滋敬陳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於水師。——《江蘇巡撫吳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陸之防,既毀於日本……”“東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遼東半島藩籬盡撤。”

——《清史稿》

(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問題。從海權和海防的角度看,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什麼嚴重後果?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

(2)分析材料二,吳元炳的這一奏議是否正確?對此,清政府採取了什麼重大舉措?請結合有關史實說明。

(3)結合有關史實分析材料三,甲午一役,中國新式海軍競慘敗於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對中國的海疆主權造成了哪些進一步的破壞?

(4)綜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認識?

題型:綜合題難度:中檔來源:不詳

答案

(1)問題:軍隊腐敗,武器落後;海防廢弛。

後果: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英侵香港島,迫上海等五口開埠;附屬檔案中取得軍艦巡查貿易權;中國海防洞開,領海主權遭破壞。

(2)正確。舉措:創辦北洋艦隊等海軍,修建威海衛等海軍基地。

(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專制統治腐敗。

進一步的破壞:威海衛軍港遭日毀,旅順、大連被日占,渤海、黃海海防盡失,京畿門戶洞開。

(4)認識:清王朝專制腐敗導致國家衰弱、軍備落後、海防虛弱(在封建專制制度下,中國不可能實現海軍、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衛海疆)。

本題以中國的海防建設為主題,考查學生依據材料聯繫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第(1)問揭示的問題從材料一中概括得出,後果聯繫近代中國遭受侵略的史實來回答。第(2)問聯繫洋務運動的內容加以概括。第(3)問從制度的差異來回答根本原因,聯繫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說明海疆主權的破壞。第(4)問可綜合三則材料,從海防的發展與清政府的關係方面談認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