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自己

中國字的浩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份獨特,每一個字,像雲朵般千變萬化,各種意義活化其個性,隨著風,無法參透與看破——它,可以是任何可能。

我用“空”來形容我自己,從小到大,一直在學習如何倒空自己。像一張空白的紙來到這個世界,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實著空白的心靈,也在生命的空白處填上一些色彩,當污點停留,我必須學會如何請走這些不速之客,我想:一生當中就是如此循環著的吧!不斷的充實卻也不斷的倒空,但是,空白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

為什麼鉛筆的末端要給上一小段橡皮擦?為什麼原珠筆要有立可擦的幫忙?那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能改正錯誤的機會,原諒自己的過失、割捨自己的一切,不一定是個壞事,因為只有倒空了的水杯,才能再裝起一杯滿滿的泉水。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假如把人已知的部分比方做一個圓的話,圓的外面便是人未知的部分。”同樣的,那空空如也的茶杯也提醒我:“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要學的還很多,不僅要努力充實自我,更要以“空”的自己迎接下一次的洗滌。

接下來要走的路還很長、還很遠,我希望自己可以像一張空白的紙、像一個空了的茶杯,學會如何倒“空”自己,如何脫離一切的外在,看見自己“空”的那一面,然後才有空白處繼續描繪人生的下一個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