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老人與海》讀後感1000字

一個人可以被摧毀,但不可以被打敗,這是《老人與海》給我最深的感悟。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硬漢的形象。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一個一直都不太幸運的老漁夫,他獨自一人出海捕魚。經過84天的一無所獲之後,終於釣到了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馬林魚,老漁夫無比欣喜,決心要把它給釣上來。那魚真的很大,勁更大,老漁夫跟它搏鬥了兩天兩夜終於將它刺死了,栓在船頭。不幸的是,鯊魚追了過來,老人為了保住大馬林魚同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可是最後還是被鯊魚吃光了。回港時只剩下了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桑地亞哥是一個可憐的小老頭,他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除了那個以他為傲的小孩。他不曾得到人們的認可和鼓勵,但他卻努力做自己的事。他用自己的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證明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他不曾有遺憾。

有些人說小說結尾是一個不完美的結局,他沒有給老漁夫應有的“犒勞”。但殘缺也是一種美麗,任何事物都十全十美就沒有意義了。正是這種不完美,才將老人的硬漢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多時候,成功並不僅僅表現在物質上的獲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提升。當一個人明知前面是艱難險阻的時候,但他還是會拼盡全力向前沖,那就是成功,而老人的成功在與大馬林魚搏鬥時就體現出來了。當一個人與一條比他大無數倍的魚搏鬥的時候,那需要一種怎樣的意志,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那絕對是值得人們敬佩的。

人生本就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追求,想要笑到最後,就必須有一顆頑強的心去面對現實而又殘酷的世界。但現實有又太過現實,以至於很多人都無法堅持下去,但老漁夫做到了,那是一種了不起的精神。

現實中的我們太渺小,不是我們不願意做轟轟烈烈的事,而是我們做不到。而我們缺的就是那點堅持。在學習上我們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垂頭喪氣,會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將自己全盤否定,那到最後害的只有自己而已。看了這篇小說後,我懂得了只有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並為之努力不懈的奮鬥下去,那么成功也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的。

我們當然不會去捕那條魚了,但是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的也是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當我們被石頭絆倒的時候,我們想的不應該是坐在地上哭,而是如何爬起來。想起了兒時的一句俗語“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既然我們在兒時就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麼不能把它好好的實踐到生活中呢?其實與小說中的老漁夫比起來,我們遇到的困難根本就不算什麼,那就更加堅定了我們解決它的決心了。

人生難有幾回搏,是青春就該奮鬥,是汗水就該揮灑。其實困難不算什麼,它只是我們人生的一段不平凡的經歷罷了,經歷的越多,那么你人生的價值就會越高。

永不言敗,這是《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