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名人傳》讀後感範文三篇

篇一

幾十年前的一天,羅曼羅蘭完成了《名人傳》的寫作;幾十年後的這天,我讀完了這本書,對這本書有了很深刻的認知。

在《名人傳》中,有“一心向善,愛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的貝多芬,有“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愛”的米開朗琪羅,有“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的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也不一樣

,貢獻不一樣,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不一樣,但他們展現出的人格魅力卻如出一轍。

他們是應對挫折時不屈不撓的鬥士。貝多芬中年時雙耳失聰,米開朗琪羅一向受到別人惡毒的污衊和攻擊,托爾斯泰被上流社會樹敵。可他們都沒有氣餒,反而用不朽的作品來與困難鬥爭,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米

開朗琪羅的《創世紀》,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就是他們與困難做鬥爭的寫照。

他們是為後世留下寶貴藝術資產的偉人。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米開朗琪羅的《大衛》、《末日審判》,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復活》這些傳奇的作品為人類的禮貌增添了不朽的篇章。

他們是執著追求真理的勇士。貝多芬一生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米開朗琪羅始終發奮證明自己,托爾斯泰對無度揮霍極其不滿。他們都為捍衛真理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是偉大的。

感謝《名人傳》,它是我人生的指南;感謝《名人傳》,它是我行為的標尺;感謝《名人傳》,它是我遠航的風帆。

篇二

今天我讀了《名人傳》之《貝多芬傳》。

貝多芬原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生於1770年,逝於1827年。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為“樂聖”。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與海頓、莫扎特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傳》是從英雄貝多芬的角度為我們講述的。貝多芬的偉大,絕不僅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他有對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

讀了《貝多芬傳》我懂得了: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憂患還是需要我們直面的人生課題,我打算以後遇到困難一定會堅強不軟弱,去勇敢的面對。

篇三

讀完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心潮澎湃,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著,是永恆的偉人。

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他們沒有超潛質,卻具有一顆堅強勇敢的心,使他們敢於與命運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年幼輟學。雖一生坎坷不平,他卻始終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地活著,被惟一的親人辜負,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卻仍然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如同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向痛苦地活著,卻留下了不朽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後最後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因此能成功,是正因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戰勝了命運,他的精神令世人嘆服。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目睹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一生顛沛流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但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他選取了隱忍,堅持創作,直到離開人世。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以前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沉湎於享樂,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透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是個真正的貴族,也是廣大平民的朋友。正因他的超脫和博愛。

這樣的名人事跡還有很多,每一件都讓人震撼不已,我敬佩這些堅強勇敢的人,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以他們為榜樣,堅信自己,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