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國中生活初三學生作文

魚兒告別池塘,你認為它會沒命?不,它在追求屬於自己的江河。鳥兒告別竹籠,你認為它會餓死?不,它在追求屬於自己的樹林。石子告別高山,你認為它會孤獨?不,它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的萬物都在努力地嘗試著告別,因為他們懂得,告別,其實是一個新的開始。 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為本,以吟唱為樂,看似胸無大志,與世無爭。但他常自比於管仲,樂毅,可見他早已有出將入相,輔佐明君的決心。因此,他告別了隆中安逸的生活,投身到艱苦卓絕的政治鬥爭中,終於讓蜀國在三國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為人稱頌的千秋偉業,青史留名。

陶淵明本為朝廷官員,但他厭惡官場的黑暗,摒棄世風的污濁。於是他告別了高官厚祿,榮華富貴,隱居到秀美的山水之中,享受著恬淡安逸的桃源生活,留連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與閒適。終於為後世留下了永恆的佳作。

一番告別成就了諸葛亮與陶淵明各自的理想。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因為對告別太過戀戀不捨,沉浸於原來的回憶中而忘記了告別之後的嶄新開始。其實,告別又何嘗不是一絲心緒,一番情懷,一種膽魄呢?“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一種多么無奈的告別啊。“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是一種多么惆悵的告別啊。然而我不喜歡這種依依不捨的告別。我所傾心的是“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那種自在,灑脫的告別,因為告別過後,你將面對的是新的起點,新的希望,新的挑戰。

何必留連,那已閃耀過的輝煌,何必嘆息,那已悔恨過的失敗。揮揮手,告別昨天的一切,轉過頭去,嶄新的明天在等待我們去挑戰。

魚兒告別池塘,可能面對乾涸,鳥兒告別竹籠,可能面對飢餓。石子告別高山,可能面對寂寥。可是,在它們心中,都有著一份未來的理想,所以他們選擇了告別。去迎接屬於自己的,嶄新的未來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