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師生情的國中日記600字三篇

篇一

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栽培我們這一顆顆青翠的小樹,讓我們在陽光下成長,變得更加挺拔,茁壯。記得在國小三年級我是一個十分頑皮的孩子。在一天,中午放學後,我家裡沒有人,這可讓我在嗎辦?這是我的老師張老師,她好像看透了我的心,對我說:“陳海龍,跟我來吧。”我呆了一會兒,跟了上去。坐在老師的車上,一向十分嚴肅的張老師竟然和藹可親得對我說話。

到了張老師家,張老師放下包,領著菜,一下子“沖”進廚房,開始做飯。只過了一會兒,桌子上就擺滿了菜,張老師就喊我過來吃飯。我望著張老師和藹可親的面容,又聞到了飯菜散發出來的氣味,我狼吞虎咽起來。就這樣,我吃飽了,休息片刻,我就去上學的。到了下午,在張老師上課的時候,我的頭不知道怎么了,十分眩暈。這可嚇壞了張老師,張老師立刻把我送到附近的一家醫院去,在路上,張老師問我中午吃沒吃別的東西,我說有……

到了醫院,經過了醫生檢查,醫生說我吃了不衛生的東西,這可讓張老師著急死了,她急忙地問:“有什麼可以弄好?”醫生說,我需要掛水。就這樣,我打了針,還在掛水的時候睡著了,睡得十分香甜。

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6點鐘了。我模糊的睜開雙眼,發現我在張老師的辦公室了,而張老師卻一直看著我,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張老師就是這樣,在課堂上,她十分眼嚴厲,已有學生講話,她就大聲指出;然而在生活中,她卻無時無刻不在暫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茁壯成長。

這讓我想到了最能讚美老師的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篇二

從幼稚園到現在,教過我的老師足有二十多個,但使我印象最深,最難忘的就要數呂老師了。

呂老師五十開外,中等個子,一頭短髮中的絲絲銀髮,記錄了她當園丁的辛勞。那方方正正的臉上時常掛著微笑,說話聲音洪亮,而且富有幽默感,她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祥。記得有一天,正下著滂沱大雨,我躺在床上覺得頭重腳輕,迷迷糊糊的聽著門外嘩嘩的雨聲。這都是我自做自受,明知明天會下大雨,但卻倔強的不聽媽媽的話,死活不帶避雨工具,直到被那傾盆大雨“沖昏了頭”才知道後悔莫及。現在爸媽都出去了,只留下我這個孤家寡人獨守空房!“砰砰砰”誰啊?”我有氣無力的問到。“閆辛,是我啊!”“喔,呂老師,我馬上給您開門”,“呂老師,你怎么來了,難道學校不用上課嗎?”“喔,現在是活動堂,我借這點時間來給你補習補習,快躺下吧!”

終於,我病癒了,而且在呂老師的精心輔導下,我基本上沒落上課。呂老師,謝謝您!

呂老師與我們相處了三年多,她給我們上語文課是,特別認真,而且妙趣橫生,經常逗得我們捧腹大笑。舊這樣,一節語文課總會在歡聲笑語中過去。可是在四年級上學期初,她卻生病了。我們看不到了她慈祥的面容,聽不到她幽默的語言,班上也沒有了歡笑聲。但當她病癒回到我們中間的時候,班上爆發出了一場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掌聲表明了呂老師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同時也表達了我們對呂老師的敬重之情。

呂老師,您常對我們說:“無論乾什麼事,只要一心向著目標,踏踏實實,一個勁往前走,就一定能到達目的地的。”這句話我一直都銘記於心,您知道嗎?

呂老師,三年的記憶,三年的師恩,三年的師生情又怎能是三言兩語表達清楚的呢?我將牢記您的教誨,踏踏實實做人。

讓我最後衷心地說一聲:“謝謝您,老師!”

篇三

“嘰嘰喳喳……”微風吹拂著那仍舊光禿禿的柳條,樹上的小鳥高興地跳躍著,歌唱著。歌唱今天這特別的日子。凡是莘莘學子,沒有一個會忘了今天,因為今天是園丁的節日。下午放學後,我背上紅色的小書包,向田野邊飛奔而去。來到田野邊,我仔細地尋覓著送給老師的節日禮物。我眼睛一亮,看見田梗邊有幾簇迎風開放的野菊。我跑了過去,小心翼翼地把野菊采了下來,再用紅色的線捆綁起來。

我背著沉重的書包,跑到老師辦公室的視窗前。來到語文老師的辦公室的視窗前,我看見老師的窗子是開著的,我把頭伸了進去,向四周瞅了瞅,發現老師不在,這才鬆了一口氣。我凝視著老師桌子上的物品:筆筒、地球儀、小檯曆、老花鏡,以及那瓶快用完了的墨水……哪一樣不能證明了語文老師為了把我們培育成新一代的接班人,嘔心瀝血、不辭勞苦。老師日日夜夜為我們操心,年復一年地為我們付出。雖然我們不是老師的親生兒女,但是老師待我們,比待自己的親生兒女還要好。想到這兒,眼淚不聽話的往外流,充滿了整個眼眶。我把那金燦燦的野菊小心翼翼地插進了老師那裝筆的筆筒中。我深情地望著金燦燦的充滿了我對老師濃濃的深情的野菊,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老師收到我為她精心準備的野菊花後,臉上露出的,那慈祥的微笑。我的臉蛋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夜幕悄悄地降下來了,“咚咚咚”的腳步聲收回了我的思緒。我正準備離開時,發現老師桌上日曆依舊停在9月1日上,我便把日曆翻到了9月10日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

又一陣瑟瑟的秋風,辦公室里幾束色彩艷麗的野菊散發出了濃郁的芳香,瀰漫了整個辦公室。野菊啊,野菊,請你代表我最真摯的感情,代表我向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