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發現國中說明文三篇

篇一

當日落的最後一片光輝停留在我的身上時,偶然的發現這片光是那樣的美麗動人,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水正灌溉著大地,感到雨水是那么的偉大。

當晚上來臨時,月亮星星高高掛在天上,在一片黑暗中發出光芒,一閃一閃的,在黑暗中格外明顯,我覺得,它們戰勝了黑暗。

坐在窗邊,望著天空,我偶然的發現,這一切或許只是誤會。

陽光,它只是每天東升西落,散發出熱量,讓人覺得溫暖而已,並沒想過要慷慨無私;小鳥,或許它只是興致大發,為同伴唱首歌而已,並沒有想過為人們歌唱;微風,或許它只是剛好經過,不小心碰到我們的臉頰而已,並沒有想過撫摸我們的臉;星星月亮,或許它們只是放出光芒,然而並沒有戰勝黑暗。

如果天空真的想分享蔚藍,為何我在看天空,藍天卻像與我無關?有人說大海很勇敢,如果大海真的有那么勇敢,為何海浪卻遲遲靠不了岸?

也許陽光,沒想過要慷慨;也許雨水,只為自己灌溉;也許大海,並不是那么勇敢;也許小鳥,只為同伴歌唱;也許微風,只是碰巧經過;也許星星,並沒有戰勝黑暗。

我偶然的發現,世界上有很多誤會。我把大自然的景象描繪的生動有色,但結果,或許只是一個誤會。我偶然的發現了這么多東西,若沒有偶然,我的發現還存在嗎?所以我們不能只靠偶然的發現,要注意觀察才有所創造。

篇二

記得上個學期老師叫我們回家種大蒜,觀察大蒜的生長情況,沒種幾天我就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大蒜不是先長芽的而是先長根的。

大蒜為什麼先長根?而不是前長芽呢?應該從頭到尾才對啊。難道是地球的吸引力把根吸出來,還是大蒜的生長出了問題,還是……我迷惑不解。

這個問題在我的腦海反覆多遍,現在這個極其困難的問題終於可以逃脫我的腦海了。老師說:“大蒜先長根是因為要吸收營養,根長得多,營養吸收的成份就越多,營養多了,芽才會出現。“聽了這個迷底我恍然大悟。原來身邊還有這么多奇特的有趣的事啊!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校園新搬的鄰居——秋風樹。看它們那么高,那么粗。可是它們那么高,那么粗一看就知道是我校園的守護神。可是它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你看,我們的老鄰居榕樹,雖然沒有秋楓樹那么高,沒有它那么粗,可是它們也有大大的區別:榕樹的葉子綠得發亮,秋楓的葉子看上去不是那么綠;榕樹的葉子很茂盛,如果你從榕樹的一邊看過另一邊,看到的事物模模糊糊,這可證明榕樹的葉子多,可秋楓一才看過去,什麼都一清二楚。著證明秋楓的葉子少。秋楓和榕樹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區別呢?這一切都在於根不夠深的一個問題。俗話說得好“根深才會葉茂”。秋楓就是因為這樣的問題。

為此,我還想到了我們的學習,知識也是一點一滴地學回來的,要是長大你想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就從小就要打基礎,勤奮學習。將來才能報答父母,報效祖國。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原來大蒜也有如此深奧的知識,而我們生活更有著無窮無盡的奧秘,那些奧秘還等著我們去學習,去探索。讓我們好好學習,用我們的知識去創造明天多姿多彩的世界吧!

篇三

校園之美,美在何處?需要你用心去發現,去體會,去探索。

校園之美分三種;風景美,書香美還有心靈之美。

下完雨之後的清晨,走進校園,你會發現那些被春雨洗刷過的花草樹木仿佛一夜間煥然一新。花園裡的小草探出繡花針似的小腦袋,綠油油的,厚實得像絨毯;那不知名的小花也格外嬌艷,花瓣奼紫嫣紅,隨風搖曳。微風拂過,校園裡替溢滿花香、草香和泥土的芬芳。多么生機勃勃的校園!

課時的校園,總能聽聞朗朗的讀書聲,那聲音或稚嫩、或輕越、或智慧,卻總是透著朝氣。低年級的同學們依然不改對這個五彩世界的好奇和孩時的童真,學習之餘總是放肆地嬉戲打鬧,高年級的卻變得成熟,教室里時而有他們為一道題激烈的爭執聲、時而又有解開一道謎團時的爽朗的笑聲。操場上也有他們矯健的身影、樹蔭下更有他們求知的苦讀。深嗅著書的芬芳,吮吸著知識的營養……困了,眯眼打一個盹,累了,鳥兒婉轉的鳴唱就是解乏良方。多么求知上進的集體!

喧鬧的校園裡,每天總發生著許許多多的故事,有師生間的關愛與尊重,有同學們的互助與友誼。這裡沒有向交通社會上那樣的糾紛、沒有像在小區單元樓中的爭吵、沒有想在宮廷劇中的勾心鬥角,只留下幾多童年時純真的歡笑、幾多少年時微笑著的包容、幾多純潔的情誼。點點滴滴的故事,總給人以絲絲溫暖和感動。多么和諧美滿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