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初三不用補課作文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初三揮手與我道別,忙碌的初三生活結束了。

作為初三學生的一分子,我經歷了補課的考驗,我經受住了補課的磨鍊。也曾靜聽一些同學慨嘆:假如初三不再補課,該有多好啊!真是這樣嗎?

假如初三不再補課,天才如何造就?有關人士做過這樣一項調查:將音樂學院就讀的小提琴學員分為三類。第一類天資聰慧,將來有望成為世界聞名的小提琴家;第二類資質一般,但十分刻苦,經過努力有可能獲得一些成就;第三類則無望獲得成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初學小提琴時都是六歲,每周練琴兩小時。八歲後出現差異,第一類人每周改為四小時,第二類人每周增長到三個小時,第三類人每周仍舊是二小時。十四歲後差異更大,第一類人每天一個小時,第二類人每周四五個小時,第三類人仍是每周二小時。第一類人從開始練琴到成為小提琴家練了一萬兩千個小時,第二類人成為小提琴手練了六七千個小時,而第三類人只練了三四千個小時,他們只能成為小提琴演奏者。我們學生呢?用在學習上的有效時間越多,我們就越可能走向成功。其他方面的調查也顯示,人才的造就與時間的積累密不可分。

假如初三不再補課,忙碌的生活何處尋?忙是人生中的一個步驟,忙是學習中的一個過程。我們曾為“為什麼這么忙”而疑惑。事實證明:忙可以造就不朽的人生。牛頓為他的科學實驗而忙;徐霞客為記載遊記而忙;李時珍為編寫《本草綱目》而忙;愛迪生為研發新產品而忙;我們初三學習就應該為學習而忙。確定一個目標一直走下去,定會忙出生命靈動的色彩。也許你要問,補課也好,忙也好,會有怎樣的回報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發現而畫上了圓滿的休止符;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詩歌流傳於世而成為不朽的浪漫詩人;張衡的忙因地動儀的出現而獲得世人的仰慕……補課之忙會使我們的生命更富激情,補課之忙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補課之忙使我們的青春無悔。

今天,我們坐在了中考的考場上。回首來路,如果沒有曾經揮汗如雨的補課,我們今天怎能如此從容鎮定?如果沒有曾經頂風冒雪的補課,我們今天哪來胸有成竹的好心情?

假如初三不再補課,一切也許都不堪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