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演講稿:追夢赤子心

各位同學,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還記得自己的夢想么?

今天,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是一個追夢的故事。

記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中有這么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的志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的青春。”的確如此,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是人生最鏗(keng)鏘的篇章,是凌雲壯志的豪情,是旭日東升的力量。青春的我們意氣風發,青春的我們敢為人先,青春的我們鬥志昂揚。

可是,當青春遇上了大學,我們好像忘記了一個叫做夢想的東西。沒有了這個叫做夢想的東西,我們也就忘記追尋另一個自己,奮鬥的自己。無數次走在路上,我總在問自己。人生的二十歲到三十歲,除了知識,我們更應該追求什麼?直到我再一次看了這部電視劇,我想,我明白了,可能這些,才是我們為之一生,需要一直追求的。

沒錯,這部電視劇叫做《士兵突擊》。他讓我更加明白了,追夢的青春里,有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情,叫做不拋棄、不放棄。當許三多被作為一個差兵分到三連五班的時候,他並沒有被幾位老兵的生活習慣帶壞。就這樣,他一個人堅持打掃內務,練習走正步,跑五公里。沒有人督促他,也沒有人要求他,但是許三多沒有放棄自己,也因為他堅定的執行班長隨口一說,修路的命令,他的當兵生涯也從此出現了轉機。不拋棄,不放棄,首先是對自己不拋棄不放棄;記得許三多進入鋼七連做腹部繞槓的堅持,記得許三多掄錘砸履帶的覺醒,但讓我記憶更深的是當鋼七連軍撤連的時候,他獨守空房的堅守。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全連都有名的優秀士兵了。可是當所有的人都調走的時候,只有他獨自一人看管物資。半年,一個人,吃飯,打掃,出操,訓練。一切按部就班,毫無怨言。不拋棄不放棄,更是對集體的一種承諾;當許三多進入老A選拔的時候,最後衝刺,同樣打動人心。三個名額,兩人已經衝線,歷經磨難,勝利對於他個人已經近在咫尺,他卻背著韌帶拉斷的伍六一,只聽到伍六一怒吼著讓許三多放手,許三多卻把他抓的更緊,背的更牢。不拋棄不放棄,此刻已經不僅僅是對自己不拋棄不放棄,更是對身邊的人不拋棄,不放棄。看完《士兵突擊》,我非常明白一件事情,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心靈雞湯,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說教,只要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堅守著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各位同學,還記得我說過要跟大家講一個追夢的故事么?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室友。此刻的他,在祖國的東北角守衛邊疆,此刻的他,一定從容鎮靜。曾幾何時,當我們在宿舍聊起自己的夢想的時候,他告訴我們,他夢想成為一名軍人,攜筆從戎是他此生的夢想。是啊,夢想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當我們凌晨五點睡意朦朧的時候,他卻醒著,在檯燈的映襯下,抄寫著軍事知識;當我們不情不願不想體測的時候,他一往無前,勇爭第一;當我們邋裡邋遢不整內務的時候,他默默無聞,為宿舍擦窗掃地!跟他私下聊天的時候,他說過:“松偉,你信么?我在我的日記里寫過這么一句話,如果我真能進入部隊,我願意把我的命交給部隊”他說他非常喜歡一首詩。一直寫在他日記本的第一頁。是啊,夢想有著多么神奇的力量,能讓人如此著迷。我當然信,因為當他踏上火車,要告別這片故土整整兩年的時候,他竟然沒有讓父母送別。或許是豪情壯志在胸,或許是怕兒女情長流淚,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火車站的人群中,我的腦子裡始終是那一首他最喜歡的詩。如果祖國需要,請把我埋在遙遠的山崗,讓我的身軀長成一道無形的屏障,往來的戰友會為我落淚兩行。如果祖國需要,請讓我緊握滾燙的鋼槍,讓我的雙手握出一輪滄桑的紅日冰冷的大地會為我撫慰創傷如果祖國需要 請更多的人走向殺敵的戰場 讓我和你的心跳在藍天上 譜寫出永遠不朽的樂章。

我想,這就是青春,一個有態度的青春,一個有夢想的青春,一個願意為夢想奮鬥的青春。同學們,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去奔跑。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尋找自己的夢想。因為我們還年輕,我們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為之奮鬥。當我們年過七十,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為自己年輕時的奮鬥而感到驕傲,而我們也可以驕傲的告訴我們的後輩,當年的我們,在夢想的道路上,赤誠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