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行路作文

讀書與行路作文(1)

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著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後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後再回過頭來博覽群書?這需要思考。

書籍,心靈之藥也。一本好書可以伴人一生,博覽群書更是可以讓人不俗於世,“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無論怎樣裝飾打扮都無法讓人覺得高貴典雅,正如俗話所說:有長相沒氣質。氣質從何而來?即從書中來也。也有一些人不用修飾也能現其雍容華貴,可見書的魅力有多大。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是在革新當今知識和提升人們道德上起到了不少作用。書是一種糧食,精神糧食。米飯吃多了會撐,山珍海味嘗久了會膩,但書卻不會。無論品多少都不會膩,像一杯清茶反而越品越覺其甘洌醇香。

不過,但凡事物都有其負面性,書也不例外。

書的產生來源於文明,而文明又產自人類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大眾所肯定和傳承。同樣,不是每一種思想都正確,而這時檢驗之,則需要另外一種方式——行路。

行萬里路,方可知文化的差異,方可感覺到各種文化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這些則是書無法帶給我們的。

我自幼就遊歷過一些地方,不說多吧,但也算是大開眼界。了解到許多的風土人情,粗獷的,柔美的;簡單的,奢華的。領略過現代都市的高端大氣,觀賞過名山秀峰的重巒疊翠,感受過江南水鄉的優雅端莊,驚嘆過茫茫沙漠的一望無垠……這些無不使我感覺到自然所煥發出來的無窮魅力,和人類創造力的偉大。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的,智慧是人創造的。李白遊歷大江南北才作得名篇萬千;徐霞客不畏險阻翻山越嶺,才留下遊記以示後人。書是前人編纂的,是獲得知識的良好途徑,但要是想獲得新的發現,你就要自己去開闢道路。因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中的未必句句都是真諦,自己去辨別的,去感受的,方可永存心間。書能給人以幻想,而實踐能給人以理想。理想是一座堡壘,努力就可以達到;幻想是一串泡沫,陽光一曬就蕩然無存。理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幻想等不起時間的折磨。

所以說,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的心靈之旅,而行路則能帶給我們人生的教益。但唯讀書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讀書是盲目。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帶上你的書,準備好你的行囊,一邊行路,一邊閱讀,讓閱讀豐富你的思想,讓行路打開你的眼界。

讀書不止,行路不停,若你要問,路在何方?答曰:路在你我腳下。

初三:郭域元 

讀書與行路作文(2)

是否有黑暗阻擋你前行的道路?是否有濃霧擾亂你的心弦?是否有時候明亮會誤導你的抉擇?

有人會說,讀書與行路有什麼關係?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讀書的過程不好似一段了旅途嗎?優美的地方我們也都會駐足觀賞,細細評味。讀萬卷不也像閱人無數嗎?每本書都有它的精煉之所在,值得我們慢慢揣摩。每卷書不都仿佛是一位名師嗎?默默的指引我們迷失的道路。不管讀書像上面,我們都必須是自己領悟。

作為學生,我想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接觸的最多的就是教科書了,再而就是看電子書。但其實,看電子書沒有紙質書的印象深。儘管有些軟體有做筆記的功能,但是我還是呼籲大家多讀紙質書。別讓我們遺忘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兩個——印刷術和造紙術。在創新的同時也要繼承之前的優良傳統不是嗎?

古人有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意思就是,當我們用的時候,我們才知道自己讀書少了。的確,平時我們真的沒有幾個人堅持每個月看一本課外書,繁重的作業負擔和沉重的學習壓力已經讓我們喘不過氣來。當然,我們的錯就是沒有好好的合理利用時間。

讀書是一種經歷也是一段旅途。老師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對,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年少與否,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只有我們學會自己慢慢領悟,才能真正悟到人生的真諦。

如果你在黑暗中迷茫,那就通過讀書去找尋光明的道路;如果被擾亂心弦,那就讓讀書來使你鎮定自若;如果明亮誤導你的抉擇,那就讓讀書充當你的指南針。願你們享受這一旅途,祝君一路順風!

初三: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