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800字國中作文

1、青海湖

青海湖的大名早就如雷貫耳,今天,我們終於有機會來參觀青海湖了。

青海湖蒙語叫:庫庫若爾,藏語為錯溫布。意思都是青藍色的海。我們的汽車行駛在筆直的青藏公路上,我向路右邊遠望,發現一個青藍色的丘陵,而且最上面的是淡藍色的,我認為這很奇妙,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司機告訴我們:這是青海湖呀!“啊這就是青海湖呀!”我不禁感嘆到。但我的問題又出來了,這湖比陸地還高,似乎一不留神水就會流到我面前來。這時,司機又告訴我們,因為青海湖是陸上湖,而且海拔也很高,是3196米,所以看起來比陸地高。遠望,青海湖水面風平浪靜,不時有海歐在湖面上飛。最奇怪的是,公路左右兩邊天的顏色不一樣,不知是水映藍了天還是天映藍了水。當我轉過頭時發現路旁長著許多花草,花的顏色有:紅色、紫色、藍色等。藏民們也種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這裡的油菜花八月開得正旺。遠遠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青海湖只盛產湟魚。每年湟魚都會逆流而上到淡水湖去產卵。這兒,有個農諺:石頭砸一條,棍子能打兩,下鉤釣一串,一網網千斤。來比喻青海湖的湟魚之多。湟魚體呈黃色,身上沒有魚鱗,以前最大的可達十公斤。因為這裡海拔高,所以湟魚長的很慢,十年才長一斤。而且湟魚營養豐富,也非常好吃,人們大肆捕撈,現在已經慢慢減少了。所以國家規訂從1995年到20xx年是禁捕期。現在人們都去保護它。

我們又來到了位於湖西北端的鸕鶿島。鸕鶿又名魚鷹和魚老鴉。在鸕鶿島上,大多數鸕鶿都棲息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因為鸕鶿是黑]色的,遠遠望去,岩石上黑壓壓的一片,像給岩石帶上了一頂黑色的帽子。鸕鶿真是千姿百態: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挺著白白的肚皮,頭縮下去,真像一隻企鵝;有的嫌太熱,到湖裡洗個澡涼快涼快。有的在竊竊私語,聽不懂在說什麼。有的見遊客來了,藉此機會炫耀自己,便展翅高飛。

青海湖真是一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好地方。

2、美麗的青海湖

美麗的青海湖啊!好美的青海,青海最有名的旅遊景觀是美麗的青海湖。記得,爸爸媽媽帶我去青海湖旅遊,青海湖位於青海省,距西寧市151公里處,也是三江源的源頭,是一個遙遠又美麗的地方。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的中午,涼絲絲的風吹的全身特有精神。我們跟隨旅遊團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無際,太陽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輕盈剔透,一艘艘快艇飛快的划過湖面,遠處的雪山、白雲清晰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美麗的湖水清澈明亮,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像一塊無暇的翡翠,倒影出天空中的雲彩和遠處高山,就連人的身影也映在水面上。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聽導遊說,最著名的是青海湖鳥島。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積0.8平方公里,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的鳥島上棲息著近十萬隻候鳥,堪稱“鳥的王國”。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候鳥在這裡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

青海湖鳥島,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於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著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可泛舟湖面觀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遊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青海湖鳥島,是我國著名的旅遊聖地之一。

進入青海湖鳥島,進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台,只見台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了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台近處,成百隻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護著自己的妻兒,守衛著自己的家,一旦發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沖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生,繁衍後代。在鳥群稀疏的空隙里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著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沙灘上的人有的在用細沙堆城堡,有的在湖岸邊泡腳,有的小朋友在在嬉笑追打。湖中央還有一個魚雷發射基地,聽爸爸說那裡已改成人們娛樂的好場所。我們在青海湖畔玩了很久,照了許多照片。便依依不捨地告別了青海湖。

我愛遼闊的草原,愛雪山白雲,更愛美麗的青海湖。

3、游青海湖

今天,萬里無雲,天氣很好,我們一家人去青海湖遊玩。

我坐在車上,想像著青海湖是什麼樣的。碧綠碧綠的草原一望無垠,天空蔚藍蔚藍的,在草原上還有一大片的油菜花,還有在草原中的湛藍的青海湖……。

終於到了,我興奮極了。打開車門,一股格外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直入肺腑。我睜開眼一看,驚呆了!映入眼帘的是黃燦燦的一大片油菜花,據說這就是萬畝油菜花了。蜜蜂在花叢中勤勞地采著蜂蜜,可高興了。一陣微風拂過,油菜花左搖右擺,像一陣陣金色的波浪,有如一群舞者在跳舞。

走過萬畝油菜花,就到達了草原。這裡的草原真美啊!猶如一幅幅活生生的畫卷,真不愧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裡的草十分繁茂,像一塊無邊無際的綠色的地毯。這裡的草有20多厘米高,顯然是羊群很好的吃草場所。我看得入神,仿佛自己也是一頭羊,在草原上悠閒地生活著。這時,媽媽叫我騎馬,我欣喜地答應了。我騎的是一頭棕色的高頭大馬,彪悍體壯。馬兒跑得不緊不慢,但是一顛一顛,好不痛快。我在馬上吹這風,覺的快活極了。蒙古包星羅棋布地坐落在草原上,像仙女灑下的珍珠。

往草原的前面望去,感覺有藍色的湖泊,那就是草原明珠——青海湖。微波蕩漾的青海湖,在陽光的照射下充滿生機。湖邊的高山像一位巨人,襯托著美麗的青海湖。細浪拍打這岸邊的礁石,久久不能平息,像一支樂隊在演奏一樣。不知哪個淘氣的孩子,像青海湖裡拋了一塊石頭,“咕咚”一聲,頓時演奏聲嘎然而知,但過了一會兒又開始了。一陣風吹過,草和遠處的莊稼沙沙作響,仿佛下起了雨。這裡的天空格外的藍,映照在湖水上,白雲也照了下來,有猶如一朵朵潔白的曇花在水中綻放。湖邊的遊人都被青海湖的美景陶醉了,我也不例外,沉浸在涼爽的湖風中。青海湖的水真藍啊!藍得就像用顏料在水中渲染,沒有任何雜色以及瑕疵;青海湖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水中的湟魚以及在水中的海草;青海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塊光滑的未打磨過的鏡子,遠處有遊船在鏡子上划過,給青海湖增添了無限生機。

啊!青海湖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比神奇。我想,只有仔細體會,認真感受,就能得出其中奧秘。我站在湖邊,久久不願離去。

4、青海湖遊記

暑假裡,我和媽媽一起去了青海省,遊覽青藏高原美麗的風光。

西寧城南不遠處的黃教聖地塔爾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景點。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當地的人大多都信奉它。整座寺院依山而建,蜿蜒起伏,錯落有致,氣勢磅礴,寺內古樹參天,佛塔林立,景色壯麗非凡。同時我還深深地感受到當地人對藏傳佛教的虔誠,對信仰的尊重,他們常常圍著寺院或是在經堂外一步一磕頭,每一次都是相當規範的全身心的“五體投地”,聽導遊說要這樣磕十萬個頭才可以達成一個願望,信徒們就是這樣不求今生,只求來世,為自己和家人朋友們祈福。塔爾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學等方面的專著,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三絕”---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惟妙惟肖的立體堆繡,我們真是大開眼界。

神秘的青海湖也是不錯的景點,它特別大,有相當於六個香港那么大,它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湖水經提練加碘就可以製成我們日常食用的鹽。我們遊玩的那段青海湖位於綿延的崑崙山下,湖邊盛開著金燦燦的油菜花,藍藍的天空特別明淨,飄浮的朵朵白雲仿佛踮起腳尖便觸手能及,水天相接,美不勝收。陽光直射下一望無際的湖面波光粼粼,近處的湖水清澈見底,湖神的寵物---湟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戲著,遠處的湖水則是一片湛藍,像一塊巨大的神秘深邃的藍寶石。湖邊的沙地上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經幡,風兒吹來,經幡飛揚,這便是“風誦經”,祈求風調雨順,國富民安。現在當地政府還經常舉辦青海湖國際公路腳踏車大賽,不斷擴大青海湖的國際知名度,讓更多的國內外人士來這裡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

後來在青海的幾天,我們還遊玩了馬步芳公館,參觀了其中用“羊腦玉石”建成的奢華的玉石廳;我們還到被喻為“高原上的小江南”的貴德參觀了玉皇閣古城,在清冽冽的黃河上游段水邊嬉水玩耍淘寶攝影;在朝聖天路---青藏公路上領略高山、草原的秀美風光;在大草原上追趕密密麻麻的牛羊群……

這次的青海之行,我又一次滿載而歸……

5、青海湖一日游

啊!今天真是個好天氣,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棉花似的白雲。我們坐著車趕往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我國最大的鹹水湖,這裡波瀾壯闊,也是大自然賜予青海高原的一座巨大的寶鏡。青海湖面海拔3260米,比兩個東嶽泰山還要高。即使是炎炎夏日,這裡的溫度也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勝地。

一路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像金黃色的毯子,也使我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駿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綠色的草原,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青海湖了,湖水好像是一條直線,把天空和湖水都連線起來了。大約行了兩小時的路程,就到了青海湖。

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綺麗。一艘艘遊船蕩漾在湖面上,岸邊的浪花打在石頭上,發出清脆的聲音。微風輕輕的吹著,非常的舒服。我們照完相,就去碼頭乘船遊覽青海湖。坐在遊船上,蕩漾在青海湖上,感覺真好!我細細觀賞青海湖,發現湖中還有些小小的黑魚。向遠看,有一個小島,也就是遊船的終點——二郎劍,大約行了30分鐘的水程吧,就登入了。這就到了二郎劍。

二郎劍位於青海湖的南岸,由一條長10公里、寬600米,延伸到青海湖裡的沙地組成。關於二郎劍,也有一個傳說:二郎神跑到西海邊,累得口乾舌燥,想找口水喝,做點飯。於是變作一老牧民,架起三塊石頭準備生火做飯。當時,西海很小,水很鹹。二郎神看到海東邊有一個大泉,便跑去取水。孫悟空知道這個泉徑通東海,因此,在上面加了個石板,誰也不能動。二郎神顧不得這些,揭開石板就去舀水。這時孫悟空趕了上來,二人又打了起來,結果,誰也顧不上蓋石板。那泉水一個勁地往外溢,不一會兒,西海瑤池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孫悟空一看大事不好,趕忙抓起附近的一座小山,扔進海里,這才壓住泉水。二郎神見孫悟空神通如此廣大,抽出二郎劍,想砍掉小山,孫悟空急了,朝著二郎神的手臂就是一棍,將二郎神的寶劍打落在地。二郎神見機不妙,便棄劍而逃,孫悟空緊追不捨。後來,二郎劍便永遠留在了西海邊。所以這個地方就命名為二郎劍。

看完了二郎劍,我們便乘船返回碼頭,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青海湖,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盡情的觀賞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