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心聲

我們所看見的這個世界,天是湛藍的穹,雲是潔白的棉,風是模糊的顏色,光是明亮的景致。我們所觸摸到的這個世界,或是有著分明的稜角或是有著柔軟的面孔,或冰涼或溫暖。而我們所聽見的這個世界——似乎很難用言語描摹,然而只要一提起“聲音”這個詞,某些動人的鏇律便會立時在耳畔響起:雨打芭蕉的吧嗒,泉水流過山澗的叮咚,黑白琴鍵上下跳動的音符,管弦樂器奏出的美妙鏇律……可是,似乎還有什麼聲音,總

在不經意間被我們錯過。

自我們呱呱墜地,便懂得傾聽外界的聲音,並據此感知我們身邊的世界。我們傾聽鳥叫蟲鳴,傾聽流水擊石,傾聽車馬喧囂,傾聽各種不同的語言。然而,何時我們才能學會傾聽別人內心的聲音?

還記得五歲的時候我和小夥伴一起去捉鳥,抓到一隻小麻雀關進籠子裡。小麻雀可愛極了,在籠子裡撲騰撲騰亂飛,我一直在旁邊盯著它看。可是誰知第二天它就一頭撞死在籠子裡。我暗罵它笨,為何放著好吃好喝又舒適安逸的日子不過偏要自盡。那時候我聽不懂小麻雀的心聲,它說它要自由。

我七歲的時候學不會跳繩,媽媽要教我,我卻跳一次摔一次,幾次都想放棄。但媽媽卻一遍一遍地讓我再站起來,繼續跳。我非常不解,極埋怨她硬要我堅持。那時候我聽不懂媽媽的心聲,她說她也很疼,疼在心裡。

我十二歲的時候整天只知道玩,功課擺在一邊理也不理。班主任找我談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要努力學習,以後才能出息云云之類的老話。我嫌他囉唆,滿心的不耐。那時候我聽不懂老師的心聲,他說他也不想多嘴,可是他要盡責。

可是終於有一天我開始明白,要用心傾聽的不是別人的語言,而是他們內心的聲音。而我,在冥冥之中已經錯失了太多太多。那些本該被我細心收藏,讓我感動至深的點滴碎片,早已散落在漫漫的時間長河裡。但它們卻永遠在那裡閃爍著,發出溫暖明亮的光芒。

仔細傾聽聲音,它寄託了太多東西,美、靈魂、感情和愛。而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心聲,才能從那細膩動人的鏇律中品味更深更遠的東西,那會是生命中最溫暖而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