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的初二作文600字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質莫過於能堅守心靈的底線。心靈的底線是做人的基石,是為人處事的準則,堅守心靈的底線,做一個真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底線的初二作文6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堅守底線

人生在世,最不能缺的那就是底線。為人一世,當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人性的底線是做人最起碼的標準,堅守底線,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人。

堅守底線,堅守誠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以誠信為本,誠信待人,誠信做事,應該是我們人性的底線。

“尾生與女子有約,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為的是什麼還不是一個誠信。誠信是做人的底線,既然許下了諾言,既然做好了約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踐約。翻開中華文明史,為了要守住誠信這條底線而用生命去踐約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個。正因為有了“一諾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壯之歌,誠信,中國俠客永恆的鏇律;正因為有了“海誓山盟”的執著,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誠信,中國情人纏綿的絕唱;正因為有了“為天地立命,為百姓謀福”的諾言,才彈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誠信,中國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設一個人失去了誠信呢那么,最後終將會和放羊的小孩一樣,羊成了惡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個人哭泣,無人問津!

堅守底線,堅守忠貞。

“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諸葛亮的話告訴我們,忠誠堅貞應該是我們做人處世的底線。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夫子一聲長嘆,縱身汩羅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岳飛從小背上刻下“精忠報國”的理想,調兵遣將,勢如破竹,不受利誘,屢遭誣陷,屈死於風波亭上;“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朱自清一身傲骨,雖忍受飢餓的煎熬,卻維護了整箇中華民族的尊嚴。屈原、岳飛、朱自清等人因為忠貞祖國,早已流芳百世,載入史冊。而像秦檜這樣折節叛國的無恥小人和像劉阿斗那樣胸無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輩呢他們也早已遭世人唾罵,遺臭萬年!善良,感動你我;誠信,奏響壯歌;忠貞,書寫尊嚴。

堅守底線,堅守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擁有一顆善良、純真的心,是我們做人的底線。

“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在千鈞一髮之際,29歲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學生們守住了生命之門,唱響了善良的樂章,感動了你我,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而我們的“范跑跑”老師呢卻拋棄了身後的學生,拋棄了善良,拋棄了做人的底線,選擇了“獨善其身”!我們可以說,“范跑跑”老師是幸運的,因為他苟且活了下來;但他又是不幸的,因為沒有善良的軀殼,失去底線的人生,與行屍走肉又有何區別呢

堅守底線,堅守你做人的最後一道尊嚴,做一個無愧於自己的人。

底線

芭蕾編舞大師巴倫仙說:“我不要想跳芭蕾舞的人,我要不得不跳芭蕾舞的人。”他選擇演員的標準是,不要業餘者,要真正為生活掙扎而不得不去跳芭蕾舞的人。

為興趣做一件事,是多么不可靠,今日興趣來了,多做一點,明日興趣去了,束之高閣,說不定還會咄一聲:“這等低酬,還不夠我買一雙鞋。”

人的底線在於最壞也不過如此的境遇。生活在底線的人,可能前無出路,後有追兵,而不得不沉肘落膊,忍辱負重地扛起工作擔子。也正是因為這樣,工多藝熟,日後自有長進。

所謂底線,就是這種“不得不”的境界。

富翁們大多都有吃飯的本事,自有一篇洋洋灑灑的血淚發家史,可是“富二代”們就很少有拿得出手的長項,幾乎都是依靠父母的蔭庇。虎父多犬子,是因為老爸可以給予兒子的太多。出人頭地是畢生苦工,既然什麼都不缺,誰會削尖腦袋去苦心鑽營,也不會容忍自己被逼到底線。

古希臘有個著名的雄辯家叫狄摩西,小的時候甚至連話都說不大清楚,後來他苦練演講技藝時,為了斷絕自己出門的念頭,他把頭髮一半剃掉一半留著;為了鍛鍊肺活量,他每天清早上山跑步還一邊高聲唱歌;為了把話說清楚,他嘴裡含著小石子和鏡子對練。他的成功源於他敢把自己不斷推到底線,再不斷努力掙扎著從底線上爬起來。

我們的碌碌無為,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不夠狠,無需去“絕處逢生”。破釜沉舟,項羽率三千江東子弟,終於亡秦。背水一戰,韓信穿過井陘口,大破趙軍。人生往往逼到了底線的地步,才會發生轉機。

只因底線,我們才學會直面人生。

良心的底線

人一生要經歷無數的誘惑,讓自己去做違背道德,違背良心的事。只有那些在誘惑面前,仍然堅守自己的良心的底線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而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或是因為一時邪念,或是因為社會條件使然而屢次越過自己的良心底線的人,最後都會遭受應有的懲罰。

曾經在一本書中讀到過一篇名為《竹篾》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因為一時邪念,故意踩住了鄰居家的小孩手裡拿的竹篾,使得小孩的手被割傷了。主人公事後也非常後悔,他在文章的最後感嘆了一句:“我當初為什麼要踩住那根竹篾啊!”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因一時邪念而後悔終生的人事後的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吧。

然而,也有一些人,他們本來是善良的,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卻使得他們墮落了。司湯達名著《紅與黑》中的於連,本來在其父的鋸木廠中幹活,後在市長家中任教。由於不滿於市長對他的蔑視,他占有了市長夫人。此事被市長的競爭對手揭發,於連被迫進了神學院。在院中,他依靠徹徹底底的偽君子手段換取了院長的信任,並被推薦到一位宮廷大臣家中供職。在那裡,他用一連串的虛偽,得到了這位大臣的賞識,並獲得了其女馬蒂爾德的愛情。此時,市長夫人在懺悔牧師的引導下揭發了他,他潛入教堂,槍傷市長夫人,最後被送上斷頭台。於連本來是一個有理想、有鬥志的青年人,但他最後卻墮落成了一個偽君子,這是於連的悲劇。他的悲劇,是一個出身貧賤的青年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才能無法被發現以及理想無法被實現而造成的。

相反地,那些遵守了內心的道德以及良心底線的人,卻往往獲得了成功,他們開始時被看成是傻瓜,但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所做的是大智慧。《心靈雞湯》中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制磚廠的廠長,他非常討厭他的一位競爭對手,因為這位競爭對手經常使用非法手段如打騷擾電話、誣告等手段來陷害自己。但是他卻並沒有用相同的手段來回敬對方,而是一個一個向那些對自己的產品質量有疑問的顧客們解釋清楚。他說:“我不能做對不起我自己的良心的事。”為此,他太太罵他是笨蛋,周圍的人們也都不看好他。然而幾年以後,他的制磚廠變成了那個州最大的制磚廠,而他的競爭對手卻因違法而進了監獄。

人生就好比登山。在登山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同樣的,在人生路上也會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在誘惑著我們,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堅守自己的良心底線,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到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