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擔當初二作文800字

擔當是接受並擔負責任,是偉岸人格的表現。只有盡我們應盡的責任,才能夠讓我們成為一位合格的中學生,才能夠開創出嶄新的局面。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責任與擔當國中800字作文,歡迎閱讀!

責任與擔當初二作文800字篇1

盡責是衡量一個人行為好壞的標準。人只有盡責,才能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在家庭生活中,有著關愛我們成長的父母。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引路人,他們養育、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走向未來,走向成功;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尊敬長輩,因為那樣可以提高我們的品德修養;我們還應該盡到的責任是對於朋友的我們的兄弟姐妹的情誼,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知音,是我們的嚮導。

在學校生活中,有著父母般的老師、姐妹般的同學,我們應盡的是刻苦學習,因為學生來到學校本身就是來學習的,學習是我們學生的天職。在學校里,我們應盡的責任還有尊敬老師,因為老師把他所挖掘的知識全都傳授給了我們,教導我們努力學習。老師的辛勤勞動不可以是白費的,所以我們得高材生老師,熱愛教師我們應盡的責任是遵守好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熱愛集體,因為遵守紀律是一個班級的班風如何的最好體現,一個班級只有遵守好了紀律,那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好的班集體。

在社會生活中,有著繽紛多彩的事情和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公共秩序,使自己成為一個遵守公共秩序的模範人物,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社會變得更加秩序井然。我們應盡的責任還有愛護環境,因為環境的好壞是判斷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只有環境變得好了,我們的生活也才能能夠真正好起來。

是的,我們只有盡我們應盡的責任,才能夠讓我們成為一位合格的中學生,才能夠開創出嶄新的局面。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來為我們的美好的生活盡上自己的責任吧。

責任與擔當初二作文800字篇2

擔當是夜行在風雨中的航船前面屹立的燈塔,擔當是烈日下朵朵鮮花頭上的那棵參天大樹;擔當是洪水肆虐時那道堅固的堤壩。

擔當是接受並擔負責任,是偉岸人格的表現。

擔當家庭重擔的人,可以演繹精彩人生。家是人們避風的港灣,是人們心靈的暖房。當災難來襲,家庭的重擔由誰擔當?堅強少年洪戰輝一自己的經歷,為人們講述了一段擔當與責任的故事。家徒四壁不沮喪、父病妹弱不逃避,用稚嫩的肩膀擔當起家庭的重擔。雖然生活艱辛,但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燦爛的人性之光。這位少年的擔當,怎不令人欽佩?“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便是對他的肯定!

家庭構成社會,為社會勇挑重擔之人同樣令人敬重。一個人不僅看到小我,更應著眼大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境界。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賢伉儷,散盡家財,投身教育,為了學生甘為孺子牛。胡鴻烈、鍾期榮,他們堅信教育能改變社會,放棄錦衣玉食,固執地投入毫無商機可言的教育,為教育界做出楷模,擔當教育者樹人育德的重任。一批批優秀學子從樹仁學院脫穎而出,這是遠比金錢珍貴的。

擔當國家重擔的人,必將千古流芳。擔當國家之重擔者,一生擁天下蒼生入懷,以天下為己任。擔當國家之重擔,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引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們擔當國之重任,成為民族的脊樑。

每一位青年,作為家庭的一員,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作為國家的一個公民,準備好擔當了嗎?擔當起什麼?

當每一位中華兒女都勇於擔當之時,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將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責任與擔當初二作文800字篇3

“責任”一詞含義有二種。其一,分內應做的事,如“保衛祖國,人人有責任”。其二,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如“追究他的責任”。責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著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但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抽象內涵。首先要正確理解責任的內涵,再和現實中的具體行動聯繫起來。

可以從抽象的層次來寫對責任的理解,先寫對責任的最初感受,然後在寫老師的啟發下懂得了責任的真諦:責任是一種約束,是鞭策,接著用具體的例子對內涵進行深入的闡釋;再說責任自古就是民族發展興旺的脊樑,最後發出號召,倡導大家都擔負起時代的責任。

也可確定主題:年輕一代要儘快樹立責任心。現在年輕的一代,生活在相對富足的環境中,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自理能力差,憂患意識差,責任感差,這是危險的。這一代人在走上社會之前,一定要樹立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感。責任,是生命中的必修課。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吧,勇敢地擔起責任吧。

可以把責任具體化到“責任心”,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為論點,先從原理上闡述論點。然後指出社會上缺乏責任心的事實及造成的惡果,接下來對缺乏責任心的害處進行分析,最後再轉過來從正面論述責任心的重要,重申論點。

責任感,是衡量社會道德水準的標誌。有責任感的人多了,社會就進步;有責任感的人少了,社會就下滑。在今天,人們常說我們的社會道德滑坡。因此扞衛文明,重新支起道德的支柱,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責任還有一個孿生姐妹,那便是權利。在社會中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但如果只強調責任,而不顧及每個人的權利,可以嗎?責任和權利之間是矛盾辯證的關係,於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有著尤其突出的現實意義。

責任與擔當初二作文800字篇4

責任不是強加的,責任是發自於內心的,就是所謂的責任感。

責任的存在,是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所需要。這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是社會和父母的責任培養了自己,而自己相應地產生了責任的感覺,是源於心的。

責任放在心上,而心就像一個彈簧一樣,自己被“責任”教育越多,責任感也就越強。就像我們,感受到國家和父母,以及老師對我們的愛,則我們要報答的心也就越強烈。另一方面,責任感還會是危機感―――古時的詩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對於國家的危機感而產生的責任感,是應因為源於心,才會留下千古名篇:屈原的《離騷》,白居易的《長恨歌》,李白的《將進酒》。

責任要源於心,如果是強迫我們的心,這必定不會長久。即使因為社會輿論,而將“責任”盡心盡力的負責,那也是壓抑人的本心。這不是真正的責任,那樣的壓抑會壓迫乃至扭曲本性,其結果可想而知的不會好,無論對自己還是別人。

同時也有人說,責任才可以抑制人的為所欲為,如果人人都為所欲為,那世界不就全亂了嗎?

之前也提到過,責任的存在是因為環境的需要,而她的產生,也是環境的培養,如同傳遞愛一般――這是連鎖反應,感受到了,就會產生,產生了(責任感)就會自認而然地對自己的行為及其欲望進行克制,社會就到協調,就可以培養更多擁有責任感的人。

相對地,發自本心的責任感,不僅會長久持續,還會激發更多的動力,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使人生更有意義。

將心比心,源於心的責任,才會讓別人感受到,才會感染他人,才會讓自己活得更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