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擔當作文範文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責任與擔當國中作文,歡迎閱讀!

責任與擔當作文篇1

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擔當,去完成。只有當我們擔當起了自己的責任時,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就像我們學生的責任主要是抓好學習,教師的責任主要是給學生傳授知識,警察的責任主要是維護社會治安,而清潔工人的責任主要是打掃衛生……

我們的社會需要負責任的人,只有人人都勇於積極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共同把各項工作做好,社會才會進步。一個人想要贏得他人的信任,在他人面前樹立起威信,就必須做到四個字--有責任心。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這句話說得十分正確。一個教師想要在他所教的班上樹立威信,想要管理好這個班級,使之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級,那么他自己身為一個教師,就必須擔當起教師的責任,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各個方面切實地負起責任,才會讓學生相信他,敬佩他,從而在班上建立了一個老師的威信。

有的人肯定會認為:想要做到對工作盡心盡力,一絲不苟地擔當起自己的責任是很困難的事,但在世界上就有人做到了。現在由我來講述一個實例:在日本東京的一個國際大酒店裡,來了一位新應聘的服務人員,她找到飯店的負責人,負責人卻叫她去打掃廁所。她猶豫了,怎么辦?是接受這個工作?還是另謀職業?考慮再三,她決定還是先聽聽負責人怎么說再作決定。於是,負責人把她帶到廁所,並告訴她廁所要清潔得十分乾淨,特別是馬桶要弄得一塵不染,光滑潔白,飯店負責人一邊說就一邊開始給她做示範,並且最後還從馬桶里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她被飯店負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所感動了,明白了什麼是工作,什麼是責任心,於是愉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漂亮地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此後的歲月里,她一直勤奮的工作,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馬桶里的水她也喝了不知多少次。她就是後來成功成為了日本郵政大臣的野田聖子。正是她那種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對自己工作極度負責和勇於擔當責任的精神,使她從此踏上了成功之路。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負責任是我們所應當做的,而不負責任不僅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而且還會損害他人利益,甚至還有可能會害人又害己,所以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千萬不能做。《狼來了》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小男孩,就是因為不負責任地亂喊亂叫,才造成在最後讓自己也被狼吃掉了的結局。

責任重於泰山,只有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才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愛戴,才會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在人們的眼中卻比一顆沙粒還要渺小和可悲,必將受到人們的譴責,也注定會使自己走向失敗。

擔當責任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做且必須做到的事,只有每一個人都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整個社會的明天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責任與擔當作文篇2

盡責是衡量一個人行為好壞的標準。人只有盡責,才能走向社會,走向未來。

在家庭生活中,有著關愛我們成長的父母。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引路人,他們養育、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走向未來,走向成功;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尊敬長輩,因為那樣可以提高我們的品德修養;我們還應該盡到的責任是對於朋友的我們的兄弟姐妹的情誼,因為他們是我們的知音,是我們的嚮導。

在學校生活中,有著父母般的老師、姐妹般的同學,我們應盡的是刻苦學習,因為學生來到學校本身就是來學習的,學習是我們學生的天職。在學校里,我們應盡的責任還有尊敬老師,因為老師把他所挖掘的知識全都傳授給了我們,教導我們努力學習。老師的辛勤勞動不可以是白費的,所以我們得高材生老師,熱愛教師我們應盡的責任是遵守好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熱愛集體,因為遵守紀律是一個班級的班風如何的最好體現,一個班級只有遵守好了紀律,那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好的班集體。

在社會生活中,有著繽紛多彩的事情和形形色色的人,我們應盡的責任是公共秩序,使自己成為一個遵守公共秩序的模範人物,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社會變得更加秩序井然。我們應盡的責任還有愛護環境,因為環境的好壞是判斷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只有環境變得好了,我們的生活也才能能夠真正好起來。

是的,我們只有盡我們應盡的責任,才能夠讓我們成為一位合格的中學生,才能夠開創出嶄新的局面。

來吧,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來為我們的美好的生活盡上自己的責任吧。

責任與擔當作文篇3

“責任”一詞含義有二種。其一,分內應做的事,如“保衛祖國,人人有責任”。其二,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如“追究他的責任”。責任在不同的人身上有著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但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抽象內涵。首先要正確理解責任的內涵,再和現實中的具體行動聯繫起來。

可以從抽象的層次來寫對責任的理解,先寫對責任的最初感受,然後在寫老師的啟發下懂得了責任的真諦:責任是一種約束,是鞭策,接著用具體的例子對內涵進行深入的闡釋;再說責任自古就是民族發展興旺的脊樑,最後發出號召,倡導大家都擔負起時代的責任。

也可確定主題:年輕一代要儘快樹立責任心。現在年輕的一代,生活在相對富足的環境中,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自理能力差,憂患意識差,責任感差,這是危險的。這一代人在走上社會之前,一定要樹立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感。責任,是生命中的必修課。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吧,勇敢地擔起責任吧。

可以把責任具體化到“責任心”,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心”為論點,先從原理上闡述論點。然後指出社會上缺乏責任心的事實及造成的惡果,接下來對缺乏責任心的害處進行分析,最後再轉過來從正面論述責任心的重要,重申論點。

責任感,是衡量社會道德水準的標誌。有責任感的人多了,社會就進步;有責任感的人少了,社會就下滑。在今天,人們常說我們的社會道德滑坡。因此扞衛文明,重新支起道德的支柱,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責任還有一個孿生姐妹,那便是權利。在社會中每個人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但如果只強調責任,而不顧及每個人的權利,可以嗎?責任和權利之間是矛盾辯證的關係,於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有著尤其突出的現實意義。

責任與擔當作文篇4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在這次田徑運動會中,我深刻領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感受到了一個人的責任是多么的重要。

路隊比賽期間,我和郭吉擔當指導員,任務就是喊口令。指揮大家一起喊口號,增加全隊的氣勢。喊口令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一個字喊錯了,可能影響整個隊的秩序。有時聲音不大,同學們聽不見;有時吸氣大喊,無法喘上氣來;有時把嗓子喊破,疼痛難忍。

可是,我並沒有感到辛苦和難受,而感到快樂和難忘。因為我經歷過風雨,所以見到了彩虹。

回想在訓練路隊時,我多次被老師批評,被同學誤解。要不聲音不大,要不歪腰駝背,要不走的太快。我多次向老師和同學說明理由,因為我的嗓子很容易沙啞,大聲喊叫就說不出話來,而且我的腳是“鴨子腳”,平掌腳板,走路多了就疼。其實這些都算不上理由,真正的原因還是怕吃苦,沒有責任心。老師對此說了一句話:“有的人為了祖國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可有的同學卻不能克服自己的困難,相比之下,我們不覺得愧疚嗎?”這句話對我震憾較大,讓我每時每刻都銘記於心,提醒自己責任重大,要克服困難完成好任務。

後來,每次路隊訓練,在我一次次自信嘹亮的口令中,在同學們一回回團結拼搏的氛圍中,訓練有素,路隊整齊,得到了老師和觀眾的好評。

這次經過告訴我,當你肩負責任時,你必須要付出,要堅強,要有戰勝困難的思想,那樣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