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教學反思範文3篇

導語:蘇州園林中作者從遊覽者的角度,概括出數量眾多、各具匠心的蘇州園林共同特點,進而從多方面進行說明。這篇課文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蘇州園林之美的奧秘之門。一下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一:

《蘇州園林》是葉聖陶寫的一篇介紹蘇州園林圖畫美的典型說明文。文章先指出蘇州園林在全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國園林的標本。接著指出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___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從四個大的方面指出體現圖畫美——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依次對應文章3—6段。7—9段又從注意角落美、門窗雕琢美、色彩搭配美細部介紹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的特徵。主體部分採用從總到分的結構方式,分部又採用從主到次的邏輯順序。文章結構井然。

文章還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如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摹狀貌等。今天的課最大的問題是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沒有考慮學生是初學文言文,特別需要對說明文的基本知識掌握,如說明事物的特徵,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順序很好地落實。文章的3—6段,應該透過語言文字,如關鍵性詞語,說明方法體現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可以給學生這樣設計問題:1.那些詞語體現了蘇州園林的美;2.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總而言之,今後上公開課要注意以下幾點:1.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2.掌握學生學情情況;3.一定要先試講,發現問題及時作出調整;4.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5.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6.考慮當堂所學內容學生需要對課文理解的程度,課前要預計好,並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好,如預習,導學案等。7.注意好好和學生溝通。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二:

。學生所面對的不再是一篇枯燥乏味的說明文學習,不再是死板地了解每一段的說明內容,而好似一群遊覽的詩人在美麗如畫的園林中漫步,不僅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積累,錘鍊了語言,而且使他們在實際的閱讀與寫作中更加牢固地掌握學習目標。

1.這堂課流程比較流暢,目標突出,各環節緊湊,環環相扣,語言精練到位。重點、難點都放在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說明順序和結構上。

2.分析文章結構順序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里的重點詞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引導比較詳盡、到位。分析四個“講究”時,給學生充足思考的時間,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並通過課外語段《晉祠》拓展練習,深入理解,學生學有所得。

但這堂課也有遺憾之處:寫作拓展環節,目的是結合港中圖片和課文的寫法,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有效訓練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的運用。但是,給學生想和說的時間不夠充分,沒有很好地完成這個環節。

通過反思,我深刻體會到,語文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營造讓學生充分施展才華、放飛自由心靈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敢於表達的能力。教師應當更多關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說說你的理由”“談談你的看法”等等,使學生能夠盡情地“自由參與”。教師要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善於適時引導學生去發現學習中的疑問,敢於質疑,培養學生的求疑精神。要引導學生通過對疑問的討論研究,最終獲得提高,“有疑者卻要無疑,則此方是長進”。同時,教師要善於創設一個寬鬆的氛圍,套用恰當的形式,引導學生把自己思維的結果表達出來,從而形成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並通過教師的評價,在學生中積極倡導一種敢於爭論、敢於發表不同見解的精神。

蘇州園林教學反思三:

《蘇州園林》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上課前我蒐集了相關資料,做了充分的準備。上完這一課,同學們都感到很滿意,既掌握了很多說明文知識,又領略了本文豐富有趣的語言。

我覺得這堂課有以下優點:

1、以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生動生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這堂課目標突出,重點都放在讓學生掌握這篇課文的結構,我覺得最後學生也學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結構順序時適時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里的重點詞句,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講解比較詳盡、到位。

4.利用多媒體配合教學,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更利於理解說明文的內容。課件里的圖片豐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從圖片中感受蘇州園林的美。

5、板書清晰,學生便於理解本課的整體結構以及由此知道說明順序。

但這堂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具體總結如下:

1.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還是太少。《蘇州園林》是一篇美文,應讓學生多讀,在美讀的過程中領略蘇州園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時間來不及,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過於倉促。另外我還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和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蘇州園林的美。目的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和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給學生想和說的時間不夠充分,致使學生說出來的東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還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這堂課的課堂氣氛相對平時而言比較沉悶。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學設計時沒有加入能充分激發學生情緒的環節,而另一方面是學生上課過於緊張的緣故。在學生的觀念中,課堂鴉雀無聲=紀律好,因此,平時坐不住的、愛插話的學生都“老實”了。

3.由於擔心時間不夠,所以在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時有點猶,如走馬觀花,沒能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欣賞美景美圖,或許再留多一點時間給學生,效果會更好。

4、分析四個“講究”時,有些地方過於羅嗦;時間沒有分配合理,所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

5、這堂課作為第一課時,也是本單元第一篇說明文,應該在上新課時將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做以回顧並且熟悉(上學期學過說明文的定義、說明文的分類、說明方法、說明順序以及說明文的結構),這樣也許效果會更好。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努力、認真的去克服。認真備教材、備學生(讓他們克服上公開課課時的緊張心理,養成無論上什麼課都是一個樣)。在課堂上讓學生養成自己對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語言能表達出來。應把課前預習落實到實處。在課堂上多深入、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由於我的教學經驗不足,以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老教師、有經驗的同行請教,多聽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