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700字

小時候,總有人問我媽媽,我為什麼長這么高,媽媽總是笑著說,這孩子不挑食嘛,其實,我也不是什麼菜都愛吃,只是我媽經常說,只要端上桌的食物,就不能說難吃,就不能浪費。這句話還是從外太公那傳下來的呢。

小時候媽媽和我講故事,聽外婆和她說我太外公的故事,太外公一生勤儉,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依然很窮,經常餓肚子,有一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村里人沒有辦法,只能挖草根吃,樹皮更成了當時的搶手貨,樹皮湯,仿佛都是一道不可多地的美味,太外公為人厚道,不去和那些老弱強東西吃,所以他餓肚子的次數就大比之前多了,食物,在他的眼裡,也就越來越寶貴,越來越神聖了。

後來大旱終於過去了,家裡迎來了好收成,可那段經歷卻在太外公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他對食物格外看重。

又一個秋天,太外公有了外婆,在外婆5歲那年,有一次吃中飯,外婆這怎么都不肯吃那苦苦的苦瓜,太外公把筷子往桌上一扔,漲紅著臉大聲訓斥了外婆,說:“凡是可以吃的食物,都不能說難吃,不能浪費,我以前還沒的吃。”外婆就從來不挑食了。

後來,外婆將這句話在飯桌上說了又說。

再後來,媽媽將這句話在飯桌上接著說。

聽得多了,慢慢的,我也變得不挑食不浪費了。每每看到有些人皺著眉盯著飯怎么也下不了筷子,而飯後狂吃零食的樣子,每每看到那滿滿一桌山珍海味被倒掉一大半的情景,我的心裡也會十分難受。

現在的小孩,吃飯還要人哄著,我曾無數次看到老奶奶們拿著一個勺子,裡面裝滿他們精心準備的飯菜,樂滋滋地送到他們的孫子孫女嘴邊,可是那些孩子總是將頭一扭,說;沒我喜歡的菜,不好吃。他們現在雖然小,但是如果不及時教育,他們永遠都不會長大。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挑食,不浪費,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健康,更是對勞動人民辛勞的尊重。

時代在變,人的觀點也變,那沒變的是代代相傳的家訓家風,總讓我們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