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冬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現在,回想起這首詩,我只有兩種感覺—寒冷,孤獨。

星期六的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有說有笑,如此寒冷的冬天也似乎抵擋不住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熱情。而我走在其中,卻顯得格格不入。

記得昨天晚上,我和爺爺吵架了,因為期末考試考差了。語文只考了72分,上國中以來考最差的一次。爺爺聽到這個訊息時,我正在上網。接著,我就聽見爺爺讓我關電腦,去讀書。我本來打算關的,卻聽到了爺爺後來的幾句話。

他說:“小冰,你不要老是玩電腦了,電腦一點用也沒有。你這次考這么差,再不努力就考不上高中了……”

我立刻就火大了,難道我一次考差了,以後就再也不會考好了嗎?而且我也不是在玩電腦,我是在搜家長會的發言稿。爺爺不知道我在乾什麼,以為我在玩電腦。我知道他以為我在玩電腦,只是我不想說,也不想解釋。因為這樣的解釋會讓我覺得是在逃避爺爺的這番責罵,是在逃避我考這樣的成績是因為玩太多電腦的事實。想著想著,我就哭了。爺爺見我哭了,就不再說話了。

今天早上,我正打算出門,就被爺爺和奶奶擋住了。他們不給我出門,說我要呆在家裡學習,把成績提上去。我一生氣,就沖了出來。

難道我一次考差了,就可以因此否決了我的一生嗎?大人們總是對我們說,我們這個年代的小孩子很幸福,卻不懂得珍惜讀書的機會,哪像他們以前,想讀書都讀不到。他們知道我們讀書也是很辛苦的嗎?他們知道我們在學校每晚寫作業寫到十二點嗎?我們只是因為太累了,只是因為在家裡有家人,只是因為不管我們做什麼,他們都會關心,愛撫我們,所以我們才會在家裡偷懶,在家裡放肆,在家裡把所有的壞毛病都展現在他們的面前。如果沒有人能走進我的世界,那么我只能在我的世界中獨自徘徊。呼嘯的北風打在臉上,這個冬天仿佛又冷了幾分。這個寒冷而又孤獨的冬天,似乎是專屬我一個人的。

突然聽到“哇”地一聲,我回過神來,尋聲看去,原來是一個小孩子,在我面前摔倒了。我剛要伸手去扶他,眼前又出現了一隻手,伴隨著一聲“寶寶,不哭不哭。”她將小男孩抱在懷裡,溫柔地為他抹去了眼淚。難道…….是我錯了嗎?

回家了,帶著給爺爺奶奶買的用來道歉的禮物,回家了。

年後,春天即將來臨,心靈的春天也來臨了。

作者:樟中初三(8)班潘小冰

劉老師點評:這篇作文沒有任何修改,是學生自己所作,能夠沒有任何毛病和扣題寫,這點就很不錯了。這是一篇記敘文,敘事很流暢,作者能夠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並在文中抒發自己的真實感受,真情實感能引起同齡人的共鳴。自然和心情的冬天兩條線索並進,用得很好。只是倒數最後一段升華主題的段落用得太匆忙了,與上文不太銜接。

走過冬天

寒風吹下了剩下的幾片枯葉,院子裡的樹變得光禿禿的的,家中的火爐沒有一點火星,利亞姆和妹妹在家中照顧生病的媽媽。

利亞姆給媽媽端起水和藥——吃藥的時候到了。妹妹眨著眼睛問利亞姆:“哥哥,我們的爸爸失業了嗎?”利亞姆點點頭。妹妹又問:“那爸爸每天出去是為了找工作嗎?”利亞姆說:“是的,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家境不好,我們……”妹妹的肚子“咕咕”地叫了。利亞姆放下手中的東西,“在餓死之前,我們還是去施粥棚要點粥吧。”妹妹馬上去端了個大碗,準備跟哥哥出發。

利亞姆出去前背上了一個大布包,妹妹問:“哥哥,這是什麼?”利亞姆抖抖背包,堅定了一下,說:“得拾些柴禾度過這個冬天了。”

施粥棚里人很多。妹妹說:“哥哥,我在這兒等好了。”

利亞姆點點頭,就背著一個“沉重”的背包離開了施粥棚。他去山林砍木,被林主罵;去撿秋天農場剩下的秸稈,被小孩捉弄……

待到晚上,妹妹已經回到家準備好了晚飯,趴在視窗上等哥哥回來,直到吃完晚飯將近半夜時分利亞姆才回來。只見他背著一大包柴禾,而且還帶著傷。妹妹幫利亞姆擦傷口時,流下了眼淚。哥哥為了家做了那么多,她也該儘自己一份力,讓家中的負擔輕些,哥哥的負擔輕些。她暗暗地下了決心。

第二天,東八區寒風呼嘯的大街上多了一個背背包的小女孩,她要用自己的力量,讓家人走過冬天!

作者:樟中初三(8)班古詩語

劉老師點評:這是學生第一次嘗試用小說這種體裁寫作文,老師沒有任何修改,總的來說效果還不錯。作者能夠利用自己看的閱讀《麵包》等描寫二戰後人們饑荒的生活題材,把“冬天”這個主題運用得恰到好處。只是設定的情節比較簡單,沒有懸念和曲折性。也是這樣才導致了這篇小說過於平淡,內涵單一,不夠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