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蝸牛暢談理想

韓行健

“欲大則函於天地,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

立志,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當你用思想的游標搜尋著歷史上的名人目錄時,會發現,古今成大器者,莫不曾懷有鴻鵠之志。

春寒料峭之時,正是農民開始耕作之時,一個頭髮蓬鬆的青年輟耕壟上,悵恨久之,道出“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箴言,他就是後來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使秦皇荒淫奢侈的大廈一木難扶的陳勝王。

金風玉露之時,學生圍坐在校長身邊,當校長問“為什麼讀書”時,一個眉眼清秀的小伙子從容答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壯語。他是後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受人民愛戴的周總理。

審視歷史總能引起人們對自身的思索,見賢思齊。人,總應有理想。

然而,那句“有志者,事競成”似乎誇張了些。因為有時立了志,也不一定會實現。

魯迅曾三次改志,最後選定了為中華民族以靈魂這條長路。頑強地踏著鮮血走了下去。用那隻刀筆描繪出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發人深省,啟人覺悟,為世人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

而不止一次“明志宣誓”要在多少個月內消滅共產黨的蔣介石,卻被消滅在為國為民,萬眾心向的共產黨手中。足以見得,人,不可隨心所欲。

志向是否能實現,要看他是否符合歷史、人類、文化發展的規律。諸如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倒轉年輪的,他們所謂的志向無非是空中樓閣,注定終究會破產!

如果深知夢與現實有著深遠的距離,也該想想如何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