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題作文“

請以“______的一天”為題,寫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你可以從“興奮”“快樂”“幸福”“激動”“痛苦”“難忘”“鬱悶”“悲傷”“心動”“緊張刺激”“自得其樂”中選填,也可以填寫其他詞語或短語;(2)體裁以記敘類為主;(3)不少於600字。

這道半命題作文題,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首先是選填的內容,當是你感受最深的,最有話可說的,最有情可抒的,最受啟發的詞語或短語,這樣你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其次是體裁,記敘類體裁主要指的是記敘文、小小說和書信等,無論哪種文體都要以寫事為主,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議論或抒情(二者往往是融為一體的),以突出事件的性質或意義。此外,書信體還應注意格式規範。第三是事件的發生在一天之內(如果要突破一天的限制,就必須用插敘法來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且有一定的時間順序。內容上,既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幾件事。如果寫一件事,就必須要詳細地展開;如果寫幾件事,則必須注意有詳有略,還要注意過渡自然,以及事與事之間的關聯和呼應。

一篇高質量的記敘類文章,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同學們寫作時,要通盤考慮內容和結構設計,做到心中有數,方能下筆如有神。

開心的一天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啊!晚上躺在床上,白天發生的一幕幕,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早上一睜開眼,就聽到客廳里有人在說話。

“女兒大了,應該讓她穿好一點,女孩子哪有不愛美的?”這是爸爸的聲音。

“這還用你說呀,昨天我就在合肥的專賣店給她買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這是媽媽的聲音。媽媽去合肥服侍生病的外婆已有半個多月了,難道是昨天夜裡回來的?我開心地從床上一躍而起,連忙跑到客廳,一頭撲到媽媽的懷裡。

“媽媽,您什麼時候回來的?我好想您呀!”

“昨晚正好你舅舅出差,路過咱們這裡,我就搭他們單位的便車回來了。”媽媽摸著我的頭,柔聲說道,“媽媽也想你啊!”

“外婆的病好了嗎?”

“已經沒什麼大礙了,外婆叫你放假去那邊玩呢!”

“那是當然。”

外婆最疼我了,我一直為她的身體擔心,現在聽媽媽說她的病好了,我甭提有多開心了。

“好了,好了,別撒嬌了,快吃早飯上學吧!”爸爸一邊說著,一邊卻從桌上的包里拿出一件漂亮的連衣裙。

“謝謝媽媽!”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人逢喜事精神爽。沒想到來到學校,還有一件喜事在等著我呢。

第二節語文課,語文老師破天荒地把我的一篇習作當做範文在班上給同學們講解,還要求同學們學習我的寫作方法。聽了老師的表揚,看到同學們投來的羨慕眼光,我的心花怒放了。

令我開心的還不止上午這兩件事。

下午在上學的路上,我竟與三年不見的國小同桌張麗不期而遇。張麗告訴我,她已辦好了轉學手續,明天就能到我所在的學校上學。我問她分在幾班?她告訴我在九(2)班。這不正是我所在的班級嗎?我們在國小就是死黨,三年前她去了父母打工的城市上國中,現在她終於回來了,我們又可以像以前那樣在一起享受美好的時光了。這件事讓我開心極了!

愉快的心情,讓我晚上的作業做得也快。就在我收拾好書本,準備休息時,家裡的電話鈴響了。我正納悶,誰這么晚還打電話,就聽到在客廳里看電視的媽媽喊我:“冰冰,外婆的電話!”

我立馬來了精神,衝過去搶過媽媽手裡的電話。電話里傳來外婆親切的聲音,外婆叮囑我平時要吃好,穿好,小心受涼,學習要努力,並特別叮囑我放假去看她。聽了外婆的話,我激動得淚水止不住溢滿了眼眶。

開心的一天,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讓我更加熱愛生活。

模擬得分:42分。

得分理由:本文按時間順序一共記敘了四件事:一是早上媽媽從外婆家歸來,並帶來外婆病癒的訊息;二是上午“我”的作文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評講;三是下午上學的路上偶遇“我”國小死黨,得知她轉到“我”所在的班級;四是晚上接到外婆關切的電話。這些事都是開心的,構成了“我”“開心的一天”。全文敘述事例簡潔,語言流暢生動,主旨突出,詳略得當。

失分理由:文章中心雖是“開心的一天”,但並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寫到,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選取有意義的兩件事加以詳細敘述即可,別的都可一筆帶過。“作文受到表揚、外婆病癒來電話”是有意義的,應詳細加以敘述。

心驚膽戰的一天

今天一整天,我都過得心驚膽戰。事情的起因還得從昨天說起。

昨天是星期天,聽說雨山湖公園正在舉辦菊花展,一向喜愛菊花的我,吃過早飯就奔公園去了。當我到達公園大門口時,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梅林,你也來看菊花呀?”

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同學楊芳。“是的,是的,你也來啦!”我連忙熱情地回應道。

“太好了,我們一起去賞菊吧!”說著,楊芳大方地拉起我的手,又加了一句,“人多,不要把我弄丟了。”

就在我們一起手拉手擠在人群里高興地賞菊時,我突然發現班主任汪老師也來了,此刻他正在欣賞由數十盆菊花構成的兩個巨大的半圓形的桔瓣。我想拉楊芳閃過去,不料眼尖的汪老師還是發現了我們。汪老師“意味深長”地朝我們看了一眼,又禮節性地點點頭,就又賞他的菊花去了。而我和楊芳卻沒了賞菊的興致,因為汪老師在班上多次強調,男女同學要保持距離,以免分散精力,影響學習。現在我和楊芳手拉手一起來賞菊,算不算過分親密呢?要是汪老師追究起來,我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啊!於是,又胡亂看了幾個景點後,我們就分手回家了。

就這樣,今天一到學校我就心驚膽戰,生怕汪老師問起昨天的事。好在上午第四節課才是語文,汪老師代兩個班的語文課,就是想問也沒有時間。想到這兒,我的心才稍稍平靜了一些。

第四節課的鈴聲響了,汪老師健步走進教室。

“今天我們繼續欣賞朱自清的散文《春》。這篇課文上周我們就已講過,現在有幾個問題需要探究一下。在探究前,我想請同學背誦一下有關段落——背誦這篇課文的要求上周就已經告訴同學們了。”汪老師掃視了一下全班,最後把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梅林,請你起來背誦‘春風圖’這一段。”

完了,我的心驚膽戰應驗了。昨天回家後,課文我倒是背了,但只背熟了前幾段,這一段卻並沒有背熟。在同桌的小聲提示下,我勉強把這段課文背了出來。

“坐下吧,以後還要在學習上多下工夫,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聽了汪老師的話,我更加心驚膽戰,這不明擺著是批評我昨天和女生在一起的事嗎?

回到學校,一下午的時間,我都在心驚膽戰中度過:生怕汪老師找我談話,生怕同學們說我閒話,生怕楊芳會受到同學們的非議。

難道和女生拉一下手真有那么不可饒恕嗎?在幼稚園時不是很提倡的嗎?長大了,就應忌諱?

本文圍繞文題只記了一件事:“我”和女生楊芳一起手拉著手賞菊。正是這件事,讓“我”心驚膽戰了一天。究其原因,一是怕老師批評,二是怕家長知道後指責,三是“我”個人的心理因素。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常的交往實屬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關鍵是無論當事人還是別人,都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這篇習作最後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本文的精彩之處還在於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到位,情節逼真,敘與議的尺度得當。

片段一: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做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座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欣賞

以上片段共列舉了六個名人珍惜時間的事例。他們的職業不同,工作的性質也不同,但他們都視時間為生命,都儘可能地把有限的時間用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中去,並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高度概括性的名人事例,可以作為議論文的事實論據(其中魯迅的話可作道理論據),證明時間的可貴或時間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片段二:

第一天,將會是忙碌的一天。我將把我所有親愛的朋友都叫來,長久地望著他們的臉,把他們內在美的外部跡像銘刻在我的心中。我也將會把目光停留在一個嬰兒的臉上,以便能夠捕捉到在生活衝突所致的個人意識尚未建立之前的那種渴望的、天真無邪的美。

我還將看看我的小狗們忠實信賴的眼睛——莊重、寧靜的小司格梯、達吉,還有健壯而又懂事的大德恩,以及黑爾格,它們的熱情、幼稚而頑皮的友誼,使我獲得了很大的安慰。

在忙碌的第一天,我還將觀察一下我的房間裡簡單的小東西,我要看看我腳下的小地毯的溫暖顏色,牆壁上的畫,將房子變成一個家的那些親切的小玩意。我的目光將會崇敬地落在我讀過的盲文書籍上,然而那些能看的人們所讀的印刷字型的書籍,會使我更加感興趣。在我一生漫長的黑夜裡,我讀過的和人們讀給我聽的那些書,已經成為了一座輝煌的巨大燈塔,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靈的最深的航道。

在能看見的第一天下午,我將到森林裡進行一次遠足,讓我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麗之中,在幾小時內,拚命吸取那經常展現在正常視力人面前的光輝燦爛的廣闊奇觀。自森林郊遊返回的途中,我要走在農莊附近的小路上,以便看看在田野耕作的馬(也許我只能看到一台拖拉機),看看緊靠著土地過活的悠然自得的人們,我將為光艷動人的落日奇景而祈禱。

當黃昏降臨,我將由於憑藉人為的光明看見外物而感到喜悅,當大自然宣告黑暗到來時,人類天才地創造了燈光,來延伸他的視力。在第一個有視覺的夜晚,我將睡不著,心中充滿對於這一天的回憶。

欣賞

本片段選自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第一天。它按時間順序,生動地寫出了在這一天裡,“我”在家裡與人和動物的交往,以及觀察房間裡的一切,到走出家門與熱愛的大自然親密接觸,再到黃昏回到家裡時內心的感受。清晰的時間順序,有條不紊的敘述和描寫,可作為我們寫記敘文的借鑑,也可以經過高度提煉後,作為議論文的事實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