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作文1000字

尖頭的剪刀飛快地舞動,一方殷紅紙上,便綻出玲瓏花一朵……很久以前我便曉得,當剪刀遇見紙,便是無限風光;而當媽媽遇見剪紙,便是半生執著……

那年,我上國小三年級。在那個漸漸懂事的年紀,我最不懂的就是媽媽。在我單薄的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媽媽晚歸的身影。我不懂,為何我的媽媽不能像爸爸一樣常常陪著我。我傷心過,也暗自怨過。直到後來某一個周末,媽媽帶我去了她工作的地方——地處郊區的剪紙工作室。便是在那時,我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媽媽——她伏在桌前,神情那樣專注,手中的剪刀宛若靈蛇,飛快地舞動,一方殷紅紙上,便綻出玲瓏花一朵。那便是我與剪紙的初見,我與媽媽的重見。從那時起我便曉得,當剪刀遇見紙,便是無限旖旎。

那一次之後,我心中萌生出了學剪紙的願望。自此,我的生活便染上了別樣的色彩,每個周末,我都會跟媽媽去工作室學剪紙。我初學時常會把花紋剪斷、把圖樣剪壞,媽媽平素嚴厲,但從不曾責罵我,只一遍一遍、一點一點耐心地教我。冬去春來,我的剪紙水平日益提高,當那玲瓏細蕊在我手中綻放時,我心中不禁生出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對媽媽的看法亦漸漸轉變——我看著媽媽凝神剪紙的神情和她拇指內側握刀處積著繭的右手,漸漸理解了她多年的執著;我見著媽媽悉心教我的神態,漸漸讀懂了她對我的關愛。我亦漸漸明白,媽媽日夜辛勤工作也是為了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

後來上了國中,學業逐漸繁重,媽媽教給我的內容亦逐漸變難,我甚至有些厭倦起剪紙來。終於,我打算告訴媽媽放棄剪紙的決定。我正欲開口,卻看見媽媽手握剪刀,神情投入,眉頭時而微蹙又時而舒展。這是個似乎已經剪了快一個星期的圖案,她還在琢磨。我豁然開朗,媽媽研究剪紙多年,遇到的瓶頸想必比我多得多吧,或許也曾如我此時一般動過放棄的念頭,可是她卻堅持了下來,堅持了很多年。我仿佛受到了某種觸動與鼓舞,我又一次握緊了剪刀,腦海中一遍一遍地回想著媽媽的指導,愈加勤奮練習。朝朝暮暮間,我的進步悄然發生,刀工日漸細膩,手法日趨嫻熟,不知過了多久,曾經我以為無法逾越的也漸漸變得微不足道。

冥冥之中,我明白,那是一種精神——絕不逃避,絕不輕言放棄,直面挑戰,不懼困難。這種精神體現在媽媽身上,而今,它亦將體現在我身上。

思及過往種種,我心中惟有感恩——感謝媽媽讓我遇見了剪紙,是剪紙斑斕了我的青春;感謝媽媽讓我遇見了她對剪紙的熱愛,是這份熱愛教會我永不言棄……

當剪刀遇見紙,便成了剪紙;當媽媽遇見剪紙,便是半生執著;當我遇見真正的媽媽,便成就了一段別樣青春。

不論霽月光風,雲斷雨收,不論春風桃李花開,秋雨梧桐葉落,我只知曉,我和媽媽會共同遇見許多,我們會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