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遙控飛機的結構

遙控飛機人人都喜歡玩,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結構呢?本文探究了電動遙控飛機的飛行結構,並模仿遙控飛機的結構製作了一個電動遙控飛行器來證明了各種結構的作用。

研究目的和意義

探究電動遙控飛機的飛行結構,並用實驗來證明各種結構的作用。

研究過程

我們小組研究了遙控飛機,找出了飛機的各個結構:主翼、尾翼、電機、機身、起落架。主翼是在機身上方的主鏇翼,形似鳥的翅膀;尾翼是在機身後方的副翼;電機在機身的內部;機身是飛機的核心,如同鳥的內臟;起落架是在機身下方的支撐架。

為研究遙控飛機的結構,我們親手製作了一個飛行器。

製作飛行器的過程中,首先要裝機身。機身內部結構複雜,其中最重要的是舵機和接收器。一步一步地組裝起來,但我們卻犯了一個大錯誤,忘了裝電機!不裝電機的話飛機是無法飛行的。我們只好又拆開重新組裝機身,裝上電源,並安上電池。

裝機翼的過程雖然步驟少,但是安裝時卻控制不好力度,尾翼卻是很好裝。

在裝起落架的過程中,又出問題了。起落架上的減震器失去了彈性,上面的小輪胎又無法轉動。這樣的話降落時很容易出故障。我們費了不少功夫,最後終於發現原因:減震器里的彈簧壞了,而輪胎上的螺絲又擰得太緊。修復以後,可以試飛了。

但我們用遙控器操縱飛機時,它卻毫無反應,像一隻死鳥。我們大驚失色,趕忙上前去看。排除各種因素後,我們認為是飛機內的電路沒有接好導致的不能起飛。打開機身,果然是飛機內部的電源的線路沒有接到舵機上,致使舵機不能給主鏇翼提供動力。

修好以後開始二次試飛。按動遙控器,機翼轉動的越來越快,飛機開始搖搖晃晃地起飛。飛到大約有1。2米高時,飛機不再上升。按動右轉,飛機倒是往左轉了,但轉過頭了,越轉越快,最後以逆時針在空中打轉,隨即失去平衡跌落。

雖然飛機能夠飛行了,但是缺點太大了。經研究,我們發現了由於主鏇翼與機身的摩擦力太大,導致主鏇翼轉動速度峰值只能達到上升1。2米的高度。對於方向失控,是由於我們把電源通往尾翼的電流和通往主翼的電流的功率調成了一樣的。控制方向的尾翼和主翼轉的一樣快,還能控制方向嗎?我們在主鏇翼與機身的摩擦處塗上了潤滑油,調試了通往尾翼的電路。

修復完成後,再次試飛。飛機一切正常。我們十分激動,這凝聚了我們多少汗水啊!

研究結論

飛機飛行結構:機翼,產生升力;

尾翼,為飛機保持了平衡、穩定性,同時控制方向;

電機,產生動力,使飛機飛行;

機身,連線飛機各個部位成一個整體;

起落架,幫助飛機起飛和降落,減少與地面的碰撞和摩擦。

飛行原理:遙控器發出信號,飛機上由電源供電的信號接收器接收到信號,把數據和電流傳給舵機,舵機轉動,帶動連桿,操縱飛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