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500字作文

包粽子作文500字1:

前幾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哇塞~那可是我最愛吃的東西啊!我有點迫不及待想嘗嘗這美味,可是外公卻說沒有包粽子就不能吃,本來剛想指著媽媽也沒包,誰知道才一會的時間媽媽卻已經在包了,真是讓我失望啊!可憐的粽子,姐姐我沒能吃掉你,我對不住你呀```!

我想了又想:與其被攙死到不如被笑死。 於是,我逞強道:不就是包粽子啊,誰不會。接著,我拿起兩片棕葉,偷偷地斜著眼睛看著外婆怎么包,可是老鼠最終還是逃不過貓的手掌心。最後我還是被外公發現了。他婉轉地說:你不是說包粽子誰不會包呀!現在包得怎么樣了啊!要不要外公教教你啊!不用,我自己會處理好。我堅決地說。

於是我接著放了些糯米,香菇,和豬肉。準備包起來。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捏好左邊時,右邊掉餡了;當我捏好右邊時,左邊掉餡了;當我捏好中間時,兩邊掉餡了。可憐的我呀!為什麼只有兩隻手,之前只顧著吃粽子,怎么會沒想到原來吃粽子的背後包粽子的人是多么艱辛啊!我感覺我做錯了,一直以來做的每件事,都不曾了解背後。 於是,我紅著臉對外婆說:外婆可以教我怎么包粽子嗎?沒想到外婆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原來包粽子也是有竅門的喔`````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包粽子作文500字2:

我國有許多中華傳統文化,可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到這天時,人們都會喝雄黃酒,灑雄黃水,而且還要包粽子。我想學包粽子,就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先把碧綠的蘆葉折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進去,然後把鮮紅的棗子放進去,用繩子系住。再放進鍋里慢慢用火煮熟。煮熟後打開鍋蓋,頓時,一股芳香撲鼻而來。吃一口,那滋味叫一個美啊!

我一邊吃著親手包的粽子,一邊聽媽媽講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是因為秦王要來攻打楚國,屈原提出抗秦的提議遭到了貴族的反對,並且勸楚王將屈原革去職位,楚王聽了子蘭的話,就將屈原流放在楚國的各個地方。屈原在流放中寫了很多部書。最後跳河而死。楚國的百姓為了紀念屈原,紛紛打撈屈原的身體,一個漁夫把雞蛋餅拋入水中,說:“為了不讓魚兒們不吃屈原的身體,我決定把食物扔下去。”一個醫師把雄黃灑扔下去,說:“我這是讓魚兒們醉倒。”

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包粽子作文500字3: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伯母說要自己包粽子吃,我聽了很高興,因為我長這么大還沒見過怎么包粽子呢!我趕緊催著媽媽往伯母家趕去。

到了伯母家,只見包粽子的材料已經準備齊全了,有碧綠的粽葉、雪白的糯米,還有豆沙、蜜棗和香噴噴的滷肉,真是令人垂涎欲滴,還是趕緊動手包粽子吧!

伯母熟練地把粽葉一卷形成一個漏斗狀,然後把各種材料往裡一放,把粽葉一折,用繩子一綁,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在旁邊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說道:“挺簡單的嘛,我也來。”邊說邊拿起粽葉從當中捲成漏斗狀,然後小心翼翼地用手托住葉子,往裡面加入糯米和我最愛的滷肉,最後把粽葉往上一蓋。我得意地瞅了媽媽一眼,“怎么樣,包得不錯吧?”只見媽媽朝著我哈哈一笑,表情有些古怪。我懷疑地看了看我的粽子,哎呀,粽子的底漏了,糯米和滷肉都跑出來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趕緊補救,還是失敗了。我嘆了口氣說:“怎么這么難啊!”媽媽叫我再試一次。這次我格外小心,前面的步驟總算讓我完成了,現在只要綁上繩子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可是那根繩子就是不聽使喚,我連嘴都用上,手口並用,還是一團糟,大家在旁邊看得哈哈大笑。最後還是媽媽看不下去了,與我合力將這個調皮的粽子降服。

看著我第一次包的這個粽子,心裡的成就感頓時爆棚了,我笑得都合不攏嘴了。我覺得包粽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不但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有了一種傳承歷史的使命感。

包粽子作文500字4:

端午節是我國重大的節日之一。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船、掛香包、系五絲繩等。

端午節這天,媽媽就教我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談何容易呀!在動手之前,我的確覺得簡單。我把糯米和豆子泡在水裡,媽媽告訴我直到泡軟了為止。我又把花生、果肉、大紅棗跟糯米攪拌在一起,就變成了粽子的餡兒。然後我把餡兒弄成三角形的,拿起兩三片竹葉,笨手笨腳的把粽子包裹起來,還用線繩把它牢牢的捆綁起來。不過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難看,但是這也是我辛勤勞動的結果啊,我看著粽子滿意的笑了。

媽媽乾脆利落的包了十幾個大粽子。我和媽媽一起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過了一會兒,香氣四溢,我以為粽子已經熟了,可是媽媽說時間還不到呢,讓我耐心等待。又過了十多分鐘,滿屋子都飄著粽子的濃香,我簡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我看著出鍋的粽子,竹葉更加翠綠,我想一定是色香味俱全的。我咬一口香甜可口,真是天下美味呀!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作文500字5:

今天,媽媽從冰櫃里拿出了昨天在奶奶家打得粽葉,說要包粽子給我吃。我一聽,高興極了,連忙說:“媽媽,我也和你學包粽子吧。”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媽媽先把粽葉放到鍋里煮上,就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棗、還有花生米。媽媽把這些材料放到水裡泡了起來。不一會兒,粽葉就煮好了,媽媽又用清水把粽葉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裡泡了起來,看著煮好的粽葉,我不禁好奇的問:“媽媽,粽葉為什麼要煮一下呢?”媽媽說:“煮了粽葉會軟一點,包起來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來是為了包粽子的時候好包,我還以為是要用熟的粽葉呢。我又幫媽媽拿來了綁粽葉的勒草,就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先把四、五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再把它拿在手裡,捲成圓錐狀,再向裡邊放上準備好的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餘下的粽葉把口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出來了。然後,還要用勒草把粽子緊緊地綁住,如果綁不緊,放在鍋里煮的時候米就會溢出來的。

我看媽媽包得挺簡單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手來。誰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葉沒有疊好,就是裝的米多了包不上口。這才知道,看花容易繡花難,我連忙虛心地向媽媽請教起來。經過了媽媽的悉心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看著我包的那幾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我和媽媽都大笑起來。但是我的心裡挺高興的,因為這是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一定是很鮮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