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七年級作文系列指導

國中七年級作文系列指導1:記敘文的開頭方法

(一)開門見山法

開篇即點明要敘事件,不多加修飾,給人以乾淨、明快、一氣呵出之感。

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國小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

——魏巍《我的老師》

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茅盾《白楊禮讚》

秋天的小樹林是淡泊的。

——《秋天的小樹林》

(二)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如:一個初秋的晚上,清風徐徐吹來,夜色迷人。 ——《離別的禮物》

依傍絳霧氤氳的驪山,巋然屹立於臨潼縣東約十里處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 ——《秦俑漫筆》

(三)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點題法

如: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動著;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我祖國的朋友們……

——《誰是最可愛的人》

(四)引人關切懸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嗎?你登過我家鄉的山、游過我家鄉的水、吃過我家鄉的肥鯉魚嗎?”

(五)抑揚相襯法

即有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兩種,開篇的感情基調和正文的感情基調相對或相反,以開頭對比給文,使文章感情色彩豐富,九曲迴腸,耐人尋味,藝術效果強烈。適用於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如:總是聽同桌談起媽媽,說媽媽如何關心她,如何體貼她。那么,我的媽媽呢?呵護我?愛惜我?可能是吧。不過,我認為她是個不討人愛的媽媽。你一定不信,那么請聽我說。 ——習作《不討人愛的媽媽》

國中七年級作文系列指導2:開頭

開頭:古人把文章開頭稱為“鳳頭”,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小巧、亮麗、引人注目,給人以先聲奪人之感。好的開頭要有利於圍繞主題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於吸引和引導讀者讀完全文。為正文作自然的輔墊。古人云: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一般來說,從內容上講,開頭可以介紹人物,渲染氣氛,說明背景,抒發深情,概括主題,呈現矛盾衝突,設定懸念;從語言上講,開頭要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不要讓人不知所云;從結構上講,開頭要和文章的主體融為一體,水乳交融,和結尾遙相呼應,開合有度。

一、直接開頭法(開門見山)

1、扣題目,表觀點、情感。(前面的各種寫物、寫景) 《我的校園》“在九江的東南,有我可愛的校園。”

我的爸爸個子矮矮的,背微駝,走起路來一巔一巔的,象個瘸子......

這是一種學生用得最多的開頭法,也是最簡單的一種。這種直通通的開頭,往往容易使文章顯得平淡。下面介紹四種鮮活的開頭法。

二、用經典句子開頭

1、用詩詞開頭。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頭,可是依然很平凡......

2、用俗語開頭。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三棒槌打不出一個屁來。”我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桂林山水》的開頭:“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糾紛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係

還可用用對聯、用成語開頭等等。

三、用聲音開頭。

1、用歌聲開頭。

“笑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兒開在春風裡。”快深夜十一點了,我的爸爸還是電腦前扯起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在網上唱歌,我在床上翻來覆去,不能入睡,真是好心煩啊,明天還有語文考試......

2、用響聲開頭。

“皮噠,皮噠。”深夜靜寂的樓梯里響起沉悶而懶散的腳步聲,一定是我的爸爸打麻將回來了,可能這次又輸得很慘......

還可以用對話、用琴聲、用風聲、用雷聲等等,凡是可以出聲的都可以用來開頭。

四、由一種東西想到另一個東西開頭。(聯想開頭法)

每次放學回學,看到停在樓下的一輛破舊的永久牌腳踏車,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就是用這輛腳踏車送我上幼稚園的......

五、用結果開頭法。(倒敘法)

我們全家人正在吃晚飯,我的爸爸一邊吃一邊看電視。他突然站起來,發瘋似地大叫:“中了,中了。”原來他中了500萬的彩票。全家人跳啊,笑啊,哭啊,大家高興得手腳不知往哪兒放才好。我的爸爸對彩票著迷要從十年前說起...... 六、以描寫開頭 以景物描寫和人物形象描寫開頭,也可描寫事情中一個場景,可以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品質。

《朋友》“月色如紗,輕輕地瀉在窗台上,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睡。 炎熱的夏天,在青色的河堤上,一個身影,佝僂著身軀,背著破舊的簍子,總在地上把白色的垃圾不斷拾進去。

《最敬佩的人》 七設問式。開頭就提出問題,或引起讀者注意,或激發讀者思考,或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今天,老師大發雷霆,班上又亂哄的,又出了什麼樣的事?

這7類方法可以派生出多種方法,用好了這些方法,作文的開頭就會變得容易起來,作文就能抓住人,就能寫得活靈活現、豐富多彩。

國中七年級作文系列指導3:結尾

結尾: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同圍棋對弈中棋局終了前的收官階段,一招不慎,可能導致全局的失利。古人把好的文章結尾稱為“豹尾”,足見結尾在一篇文章中的力度和重要性。同學們的作文結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說幾句,把無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

②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號。

③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淡了文章的主題。

文章結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

1.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2.照應開頭,渾然一體。

3.卒章顯志,畫龍點睛。

4.抒發感情,動人心弦。

5.含蓄委婉,餘味無窮。

6.展望未來,寄意深遠。要想寫好文章的結尾,應樹立整體觀念,根據文章思想內容靈活巧妙地選用適當的方法,儘可能在寫作過程中使結尾既符合文意,又能創新並顯現出個性特色。

★結尾

1、篇末點題 常見的作文結尾:

1. 自然式。事情結束了,文章也結尾了。如《麻雀》的結尾:“我急忙喚回我的獵狗, 帶著它走開了。”

2. 照應式。結尾或點題,與文題遙相呼應;或與開頭相照應,收攏全文。如《頤和園》的結尾是:“頤和園的景色可真美啊!”與開頭:“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首尾照應,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 引申式。結尾或展開聯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題; 或總結提高,使主題得到升華。如《高大的皂莢樹》的結尾:“想著,想著,我的心裡,好像有一顆種子在生根、發芽……”

4. 抒情式。結尾直接抒發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從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如《再見了,親人》的結尾:“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 一起”。

5. 評價式。結尾對人物或事物進行總結、評價,表達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如《狼牙山五壯士》的結尾:“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國中七年級作文系列指導4:照應

照應:俗語說前後呼應波瀾生,寫文章也要注意照應。照應就是文章中在前後相應的部位上的觀照、呼應,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個地方提到一個人、一件事、一種東西或一個問題,可以不作詳細敘述,只作簡單交代。然後,在後面的適當地方,對於前面的伏筆加以點明或詳述。這一伏一應,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後應,使全文的內線上索伏而不露、明斷暗續、結構嚴謹、脈絡貫通,渾然一體。

照應大體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1.題文照應。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與標題相照應。題目常常被人們稱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內容或是借題發揮,或是緊緊圍繞著題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進行敘寫、辨析、抒情。題目與正文照應,猶如日月合璧。

2.首尾照應。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互相呼應。或開頭交代起因,結尾告知結果;或開頭提出問題,結尾回答;或開頭抒發情懷,結尾深化主題。"開難起,結難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處往往在於起筆和收筆。

3.前後照應。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間的互相呼喚和照應。有了前後照應,前後內容的聯繫就會變得緊密,行文就會自然,文章就會結構嚴謹,脈絡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