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的作文:中秋月·團圓夜

:中秋,一輪明月高掛於天,寧靜淡遠的思緒隨著晚風來到家鄉,在親人的耳邊低低訴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中秋月·團圓夜》這篇作文吧。

看著漸漸暗淡的天幕,帶著朦朧的灰暗,空氣中飄來一陣陣淡淡的桂花清香,我心中卻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又是一個中秋。

心中有些複雜,又有些煩悶,這箇中秋也許又只是那樣的平淡無常,瑟瑟的秋風吹過來,捲起一兩片枯黃的葉子;帶著秋天的淒涼,一切都是那么的寂寞。有些單調,走在道路上,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不經意間,我看到了那輪明月。

天愈黑,月愈明。看著眼前的景象,思緒早已到達了九霄雲外。月,你是無情的。懸於九天之上,淡漠的觀望著世間的一切,灑下了淡淡的清光,似嫦娥下凡般不食煙火,流傳於世間百姓萬家。月亦有情。面對人間無數的悲歡離合,用自己陰晴圓缺來書寫“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樣的詩句。“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皓月無情亦有情,默默傳遞著遊子的思鄉之情。

夜愈寂,月愈清。你傳於無數文人墨客之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靜靜地浮出水面,傾瀉下萬丈銀光,照清了世界,使一切黑暗盡數消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李白的內心是孤獨的,是寂寞的,不斷的徘徊著,思索著,想舉杯暢飲,身旁卻無一知音,不得已邀下天邊的明月與身邊的影子作伴,卻不能伴自己暢飲,知音難覓,孤獨可求。這該是怎么樣的寂寞啊;“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月不懂離愁的傷悲,暮雨瀟瀟,清秋如洗,聚散無期。一場場分別不忍凝眸,萬種離傷,該寄何處?滄海在歲月的磨礪下也化成了桑田,相聚卻人遙遙無期,唯見那一道道斜斜月光穿過紅窗,徒增感傷。

夜愈寂,月愈淒。圓月圓夜,團圓之夜,如此景,如此情,誰又能不思鄉呢?“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靜夜思》早已膾炙人口,而此刻身處他鄉的人們又有什麼感想?也許是一個人賞秋月;也許是一個人默默的吃著月餅,卻流下了兩行清淚;也許……今晚,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夜愈深,月愈稀。一陣秋風吹來,不見傷感,聽著蟲鳴,思緒萬千。沿著路往回走,心卻想著: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人生不就是在反覆的離合,得失中不斷地沉澱,面對塵世的紛攘心境依然平靜似水。即使風再大,浪再高,侵襲後依然平靜,歷經人間坎坷,心境依然如雲灑脫,即使經歷千山萬水後,依然歸於逍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一段歌聲打斷了我的思路,看著不遠處的一點燈火,快步走向前去……

作者:陳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