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理洱海的作文

“上關風,下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的風姿讓人大為感嘆!今年暑假,有幸領略洱海的風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理洱海的作文,希望你們喜歡。

關於大理洱海的作文篇1

游大理洱海

在大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蒼山雪。早晨,我和爸爸乘著畫舫,遊覽這如詩如畫般的大理洱海。

清涼的微風蕩漾起一道道水紋,我坐在船邊,望著清澈的海水。那醉人的碧綠,映著白雲,映著蒼山,假如大理沒有這美如仙境的洱海,定會失去一半的撫媚。一隻只遊船在海水中遊蕩,此時的洱海,靜若處子,溫柔如純潔的少女,歲月帶走了風情脈脈的南詔古國,卻怎么也帶不走洱海的冰清玉潔。向遠處眺望,一艘艘遊船在平靜的洱海飄蕩,為這壯麗的湖光山色,打下了美麗的襯托。

遊船在岸邊停下,我們隨著人群,走過一級級石階,繞過一條條小道,徑直來到了南詔風情島,小島那懸崖峭壁上,長著綠綠的仙人掌,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那頑強的生命力。往裡走,就來到了奇花異草的王國--蝴蝶泉。叮咚的泉水砸在石階上,像一串串閃著瑩光的珍珠,像一串串即將凋零的花,像晶瑩的、透亮的水晶球。泉水旁,一朵朵月季競相開放,一支支杜鵑綻放著它那迷人的光彩,潔白如玉,金黃似光,粉若紅霞,紫猶幻夢。天空中,鳥兒在傾心的鳴囀,蝴蝶在上下的飛舞,構成了一幅無與倫比的水墨畫。

繼續向前走,不過多會兒,我們就站在了島上唯一的一座小山峰的頂端。熱鬧的氣氛使我很快融入其中。像烤魚、烤蝦這一類的特色小吃就數不勝收,沿路到處是小攤,就連大型的廟會也比不過它這種熱鬧的氣氛。

伴隨著一聲聲鳴笛,我只得戀戀不捨地離開了迷人的南詔風情小島,在最後一刻,我站起低頭鳥瞰,再別,洱海。我在心底默默的想著。人雖上了船,可心卻依然留在島上,直到它一直變小,變小,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船上,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天,這樣的天籠罩著這樣的水,讓我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句詩,“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

我愛洱海,愛它的美麗,它的神秘。我不知道,以後是否還能來到大理,來到洱海,但是,這次洱海之行必將在我的腦海中烙下一段深刻的記憶,永生難忘。

關於大理洱海的作文篇2

大理洱海好風光

我去過許多風景美麗的地方,可是只有大理洱海的美景讓我情有獨鍾。

洱海是一個風光秀麗的高原湖泊,素以“高原明珠”著稱。因為它的形狀像人的耳朵,所以人們稱之為洱海,又被稱為洱河,是世界第二大湖。

我們坐在車上,遠遠就看見群山連綿起伏,樹木鬱鬱蔥蔥,一條藍色綢帶飄落在山谷間,上面是一望無際的高原,山腳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築鱗次櫛比,看著就讓人舒坦。太陽漸漸升升上天空,遠處的海與天融為一體,海天一色,讓人眼前一亮。山上樹和花“印”在水中,水中的倒影和山上的樹相映,讓人瞬間的糊塗,分不清真偽。隨著太陽的移動,光線的變化,洱海突然變成了一條巨型的變色龍,海面時不時由蔚藍色變為乳白,由乳白變成草綠,又由草綠變成蔚藍,讓人摸不清到底它是什麼顏色。

這時,洱海安靜得像一面大鏡子鑲嵌在高原上,微風輕輕拂過湖面,鏡面盪起了細細的波紋,慢慢地一圈圈向外移動,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別以為它很平靜喔,其實它也很愛熱鬧呢。當我們走近岸邊,只見浪花一個接一個地“敲擊”著岸邊的岩石,仿佛在進行跑步比賽,你追我敢,爭先恐後,當第一個浪頭擊中岩石時,那“嘩啦嘩啦”的聲音仿佛是勝利的歡呼“我勝利了!”浪花們邊比賽跑步邊把海里美麗的海螺和貝殼送到岸邊。小孩子們歡呼雀躍,奔向岸邊,攀岩石、拾著浪頭送來的海螺、貝殼,哼著歡快的小曲,愜意極了。大人們忙著把如畫的美景裝入相機,帶回家慢慢欣賞。

青山、綠水,歡樂的人群構成了一幅絕妙的畫卷。啊!地上草如茵,兩岸木如眉,洱海好風光,叫人多沉醉。

關於大理洱海的作文篇3

大理洱海

“上關風,下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的風姿讓人大為感嘆!今年暑假,有幸領略洱海的風姿。

剛到洱海岸邊就將我所折服,被她的遼闊所震撼,它的美純而不柔媚,果然不愧讓人神往,讓人為之傾心!低頭看洱海,水晶瑩剔透,映出船與人,之間還時不時的夾雜著悠閒自得的魚兒。洱海的水是綠色的,碧綠的,青綠的,微風輕輕的柔撫著,陽光散散的照耀著,泛起的水波上,有點點陽光,波光粼粼,像碎玻璃片,一片晶瑩,又像一顆顆鑽石那么閃亮。向前望去,碧波萬頃,無邊無垠,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整個世界只有洱海,只有萬里晴空,感覺天空是那么近,伸手可觸,卻又那么的遙不可及。

船在緩緩前行,在這一段令人絲毫不感到厭倦的水路上,又有三道茶滋潤了旅程。這三道茶是白族特有的,沒喝過,就不算來過大理。第一道是苦茶,苦澀浸淫了整個口腔;第二道是甜茶,甜而不膩的茶舒緩了苦味;第三道是回味茶,濃濃的姜味里透著淡淡的辛辣。可謂“一苦,二甜,三回味”。

不久,就到了只有一件屋子的普陀寺,寺外是賣烤魚的,這也有一番不一樣的意趣。

過了普陀寺就到了聞名遐邇的南詔風情島,這上面的南詔行宮可是當年南詔王的避暑之地,也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漢白玉觀音。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壹母群雕,屹立在一座水池中,那池中的鯉魚張著嘴,仿佛在訴說著沙壹母的神話傳說。據說,沙壹母靠捕魚為業,有一天觸沉礁感有孕,便生下了十個兒子,某天,龍來道他們的部落,大家嚇得落荒而逃,只有她最小的兒子九隆爬上了龍的背上,九隆便成為了部落的首領。繼續往上走,有一個木梯,通往觀音廣場,茂密的植被像蛇一樣纏繞在木梯的扶手上,仔細一看,晨露還在嬌柔的葉子上,依舊那么晶瑩,空氣也格外的不一般,讓人神清氣爽,向兩邊望去,感覺空氣也濕潤了。到了觀音廣場,觀音神情嚴肅,又有一絲絲的微笑,仿佛在凝望著來來往往的世人和這片寧靜的洱海。

站在船頭,看著船划過的痕跡,像三角型蕩漾開去,時不時的驚動了周圍的魚兒。突然,一條金黃色的魚從水裡跳出,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被帶起的水珠像一顆顆珍珠那么明亮,陽光直照在魚的背上,鱗片反射陽光,斑斑陽光晃得人眼花。深吸一口空氣,甜絲絲的,涼爽爽的,我的全身都被洱海浸淫了,盡情的讓每一絲空氣鑽進我的身體,讓我的每一個細胞都感受這醉人的風光。

洱海的風姿,都蕩漾在這碧波萬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