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龍江中考滿分作文4篇

2024年黑龍江中考滿分作文1:且行且珍惜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但每一張都充滿回憶,美中不足的是它會日漸泛黃。而如今的數碼時代,照片很多,它在頻繁更新中記錄著生活點滴。它雖然不會泛黃,但值得珍惜的“點滴”也被稀釋。

在黑白膠片的時代,它的每一張照片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按下快門,記錄那最美好的瞬間。當你與家人翻看那泛黃模糊的照片時,仿佛回到了那場景,笑聲、哭聲、吵鬧聲在耳邊迴蕩。如今的數位技術時代,按下快門,連上網路,就可以隨時隨地與人分享,不滿意便可隨意刪除,生活中的點滴就在刪除與更新中流失,當你翻看照片時,如果不看配圖的文字,你還能記得多少照片的背景呢?這些點滴又有多少真正值得回憶?因此,在這個時代,我們要且行且珍惜。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因為科技的發展,物質變得豐富而易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變得更便捷多樣。蔡康永說過“在古代,我們不簡訊,不網聊,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人們不遠萬里,徒步跋山涉水,只為與親朋摯友見上一面,過程的艱辛深化了人們之間的更原始更真摯更深刻的情感。而如今,那手寫的信件、賀卡不復多見,取而代之的是線上視頻、電子郵件等,那充滿真情實感的手寫文字被替換成一段段規規矩矩的生硬的列印文字,那些原始的通訊交流方式,難道要像膠片時代那樣一去不復返?那些泛黃模糊卻美好的情感表達就這樣被遺棄?不!那些古老傳統的情感方式交流應該保留和珍惜。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擔心總有一天,技術將超越我們的人際互動,這個世界將出現一個充滿傻瓜的時代。”智慧型科技的發展,讓智慧型手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然而,家庭聚餐兒孫全在玩手機,老人發怒摔盤離席的新聞卻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不都是在我們在長輩身邊卻低頭玩手機中流逝了嗎?那些值得珍惜的點滴和情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像黑白照片那樣日益泛黃模糊,漸漸被稀釋。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有一句這樣的話:“毀掉我們的,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是的,在這個電腦時代,許多人依賴電腦打字,自己卻“提筆忘字”。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中,“癩蛤蟆”競難倒了七成人。拼圖、美圖、ps技術的出現和瘋狂發展,讓某些官員探望百姓的照片也要趕上潮流ps一把,這些在膠片時代會出現嗎?是科技的進步稀釋了人們對漢字的情感,是某些官員不懂得珍惜與民之情。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與親人的情感,不要成為數碼科技的奴隸,學會珍惜,學會感恩,讓珍貴的記憶不再褪色,讓民族的靈魂永存心中。

2024年黑龍江中考滿分作文2:我找回了信心

我這個人一向對自己蠻有信心的。國小時,我的成績很不錯,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師的好評。在國小5年的學習中,我一直非常自信。

隨著秋天的腳步,我進入了國中,進入了更大的一個競爭圈,中學生活已經拋棄了童年與純真,開始了漫長的“學習里程”。

剛進入國中,我學習成績在中上,此時我父母已對我有些失望。上課時,我不好好聽,作業不好好做,整天就是那么玩電腦遊戲,我的成績一落千丈。考試名落孫山,名次越來越後面,我開始意識到人生的渺茫和中學生活的無聊。整天就是重複著,上課,考試,做作業,現在的考試,我已經沒有信心,考了30幾名,回家給家長簽個名,被家長批評得傷心到了極點,我沒有信心了,每當考試來臨,我沒有以前那種期盼感,反而有些厭惡。

直到有一天,我去公園裡散步,散去我心中的失落。

這時,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在草坪上鍛鍊身體,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向我搖搖手,他帶著我來到一片枯草叢中,四周草都死了,顯得很蒼涼,這時老人把一塊壓在枯草上面的大石頭搬開。啊,那是一抹閃亮的綠色。老人對我說:“你看,身邊的草都死了,唯有那一抹唯有那一抹草被大石壓著,但仍生長。它們雖然被壓彎了腰,但還是堅挺著,你說是不是?所以說,做人也是這樣!”

老人的一番話滲透到了我的心頭,我舒展了那硬硬的眉頭,我笑了,從內心笑了,從那一刻起,我找回了自信。我全身心地投入進了學習,努力著,我努力著一點一點進步,有時間就看一點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成績一點一點提高了我仍舊埋頭苦讀,因為我的心中永遠存在那一抹綠,是它讓我找回了自信……

在心中永遠存著一抹綠吧!自信地走向成功!

2024年黑龍江中考滿分作文3:成長是首歌

無論是樹木從嫩苗兒長成參天大樹,還是小孩從呀呀學語長大成人,都同樣伴隨著一首歌。

這是一首色彩斑斕的歌,是一著清亮的歌,當然這歌中也難免沒有憂傷、幽怨,無奈酸楚的一段曲調......。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歌啊?

雖然每個人都擁有這首歌,但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唱出一樣的曲調,一樣的音色、一樣有感情......。

這是一首色彩斑斕的歌,是一著清亮的歌,當然這歌中也難免沒有憂傷、幽怨,無奈酸楚的一段曲調......。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歌啊?

雖然每個人都擁有這首歌,但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唱出一樣的曲調,一樣的音色、一樣有感情......。

我每天都伴隨著這首歌上學,每天都在歌聲中生活,但真心領悟這首歌的豐富內涵是去年寒假裡的一天。那天我做數學作業,一打開數學《寒假作業》,似乎都在咧嘴笑我:“來試試,看你是不是兩眼望青天,雙手摸白紙”。我很想鼓起勇氣解決它們,可我......唉。一見就頭痛!這時,我的老師叫我休息,先聽一首歌。“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啊,我聽著聽著,頓時覺得渾身熱血沸騰”。這歌好聽,叫什麼名字?我張著嘴望著老師,老師一笑:“叫《水手》,創作者是一個殘疾人!”他把殘疾人三個字說的很重。我的心為之一震,一個殘疾人居然也能拿出這樣優秀的作品,我呢?學習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被困難所嚇倒......老師我明白了!沒有等到老師說完,我易動的心驅使我打斷老師的話迅速回到坐位上望著那冥思苦想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那一個個數學“碉堡”被我一個個攻克,我高興的手舞足蹈起來。

從此,我明白了什麼叫頑強,什麼叫快樂,什麼叫奮鬥.......

當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當日曆,一頁一頁地翻過。我們,正一天一天的成長。時光,劃出一道道淺痕。歲月,繪出一幅幅圖畫。我們,譜出一首首歌謠。小時侯,總是無憂無慮的玩耍,歡樂的歌,宛如一眼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長大了,面對一次次人生的考試,哀傷的歌,又如同一杯苦茶,浸泡著我們的靈魂。在國小的最後一個學期中,我們班,似乎絲毫沒有緊張感。該笑的笑,該玩的玩,該鬧的鬧。只是,對於畢業這個話題,除了老師的強調之外,同學之間,都未曾提起過。或許在表面上,是笑容蕩漾,但心裡,更多的,是不捨,與痛楚。畢業典禮那天,我們每個人,都面帶笑容。是微笑著道別,微笑著轉身,微笑著離去。可是,微笑過後,更多的,是傷感。

頑強與成功並存,奮鬥與快樂相伴,我們在奮鬥中成長,我們在快樂中拼博!我感覺應該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成長之歌叫做《成長進行曲》!

成長,是一首歌。一首我們自己,譜寫的歌。歌詞,是那多彩的故事。鏇律,是那多樣的心情。

2024年黑龍江中考滿分作文4: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條路的起點。人生沒有永遠的居高不下,也沒有永遠的低谷失意,一路走下去,才是人生的本意。

成功永遠站在失敗的背後。一次,被寄予厚望的西班牙球隊在球場上失利,隊員們垂頭喪氣地回到祖國。一下飛機便看見熱情的球迷,而“一切都會過去”的橫幅讓他們內心充滿了感動。幾年後,當他們從國外凱鏇,迎接他們的依然是那些熱情的球迷,只不過橫幅上的字變成了“這一切也會過去”。睿智的球迷用這種方式激勵他們的偶像。是啊,一切都會過去的,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當一切的繁華浮塵散盡,等待著我們的又是一個新的開端。生命沒有盡頭,人生之路亦沒有終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不經過失敗,又哪能獲得成功?只要你堅定地邁出腳步,成功就在不遠處。

真正的成功者會把成功當作過眼煙雲。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科學獎的居里夫人,將金質獎章給小女兒當作玩具,她說:“我要讓孩子知道,這一切並不是永恆的。”明智的居里夫人,她真正懂得了成功的含義。她知道成功只不過是人生路上極短暫的一點,當成功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也意味著下一輪的努力已經開始。榮譽會隨風消散,美名會隨水流逝,惟一不變的是自己心中那份執著的信念。把成功看作過眼煙雲,才會認清自己,才會明白自己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才會有繼續前行的動力。

永不停步是成功真正的內涵。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歸國屢遭阻撓,但他一刻也沒有放棄回國的念頭。歸來後,他投身於中國航天事業,以驚人的速度研究出 “兩彈一星”,使中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為中國在世界之林贏得了一席之地。他的永不停步帶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從“神五”到“神七”,中國實現了火箭載人到登上月球的夢想。他和他的同行們用行動闡明了成功的真正內涵:任何一點成就都會被後來的成果所淹沒,不斷向前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有位名人說過:“上帝在為你關閉一扇窗子的同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人生沒有永遠的絕境,每一條看似走到盡頭的小路其實還有“柳暗花明”。道路前面還是道路,人生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把一次次成功當作一個個奮鬥的起點,不斷進取,才能走向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