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作文審題技巧精講

■謀勝方略

審題常與作文構思同步進行,是決定考場作文成敗的關鍵一步,也是正式寫作的前提。審題的目的是吃透命題人預設的條條框框,並儘可能地拓展開思路,然後確定最能揚長避短的寫作方向。但如果審題不清,就有可能導致方向上、戰略上的錯誤,這對於一篇考場作文而言將是毀滅性的。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對一類文一般有“切合題意”的描述,對於四類文以下則有“偏離題意或文不對題”等類似表述。《語文課程標準》中則強調“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和“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等表述。

■審題技巧

技巧一:審題類型

看到一個作文題,先要判定它是何種類型的作文題:是全命題作文還是提供話題需要再自擬題的話題作文,是選擇型半命題作文還是自由填寫型半命題作文,是材料作文還是用材料引題的全命題作文或話題作文,是續寫、擴寫還是看圖作文。如:

鳥兒的願望是飛上藍天,魚兒的願望是暢遊大海,花兒的願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願望是什麼呢?可能是為玉樹災區祈福,可能是為西南早災祈雨,可能是為爸爸媽媽祈禱,也可能是為自己許下夢想……敞開心扉,盡情地寫出內心的願望吧!

請以“願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 (3)字數不少於550字,詩歌不少於20行;(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這道題屬話題作文,需“題目自擬”,可寫成“不少於550字”的文章,也可以寫成“不少於20行”的詩歌,“文體不限”更是提供了廣闊的創作嘗試空間。

技巧二:析透引語

絕大部分的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部分命題作文有引語或提示語。其作用一般有三種:一是拓展寫作思路,降低文題難度;二是明確寫作方向,暗示寫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情感共鳴,便於調動寫作素構。審清引語的方法主要是提取關鍵字和切題聯想。如:

有人憧憬雪花飛揚的冬,有人心儀草長鶯飛的春,有人喜歡陽光燦爛的夏,有人鍾情天高雲淡的秋。歲月更迭,四季交替,總有一個季節讓人期盼,總有一片天空讓人翱翔,總有一段往事讓人回味,總有一份精彩屬於自己。

請以“總有我的季節”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除詩歌、劇本以外文體不限;不要少於600字;文中不要出現本人(或暗示)的姓名、校名。

從引語我們可以看出,題目中(將“季節”可以指“冬”“春”“夏”“秋”的自然季節,也可以指“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一段往事’“‘一份精彩”等難忘經歷和精彩回憶。

技巧三:理清“要求”

文題後面往往都有—個“要求”或“注意”,它常對寫作範圍、文體、篇幅等方面作一些限定,有的給出的是副標題,要求自擬題目作文,有的要求只能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有的特別要求寫成書信體,而有些要求則隱含在引語之中。如:

(1)以“我讀_______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在橫線上填上一本書的書名,將題目補充完整;(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於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書信是我們交流思想、表達情感最常見的方式。《與朱元思書》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畫卷;《就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憤怒地譴責了侵略者的罪行;《傅雷家書》傳遞著動人的舐犢之情;《致女兒的一封信》則用充滿詩意的故事闡釋了生命的真諦……請你選擇一個渴望交流的對象,以寫信的方式追憶往事、傳遞情感、關注現實、暢想未來,展開心靈對話吧!

請以“寫給_________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請選擇下列五個詞語中的一個,填入標題橫線處,使之完整(自己班主任 溫總理 螞蟻 未來);(2)字數不少於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這兩道題都是半命題作文。但要求又不同於一般的自由補寫型的半命題作文。第(1)題“要求”中明確指出要填寫的是“一本書的書名”,如果補寫成 “我讀懂了他”“我讀小說的經歷”“我讀故我在”等當然就屬於離題了。第(2)題則屬於五選一的選填型半命題作文,補寫內容不能游離於所供五個對象之外。當然第(2)題的引語部分“以寫信的方式”也限定了文體必須是書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