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作文萬能素材成語典故

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寫作文時卻難以下筆或得分不高,其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合適的寫作素材。成語典故素材能輔助我們把作文寫得更好,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國中生作文萬能素材成語典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中生作文萬能素材成語典故一

死灰復燃

西漢時期,朝中有個大臣名叫韓安國,因為觸犯了法律,被關進了監獄。 在獄中,有一個名叫田甲的獄卒經常侮辱他,韓安國對他說:“你以為熄滅的炭火就再也不能燃燒起來了嗎?”(原文是:“死灰獨不復燃乎?”)他想警告對方不要做得太過分,不要以為自己現在坐牢,以後就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田甲聽後,冷笑一聲,不以為然地說:“如果能再燃燒起來,我就撒泡尿澆滅它。”

說來也巧,沒過多久韓安國便被釋放出獄,並被任命做了高官。侮辱過他的田甲得知這個訊息後,怕受到報復,就趕緊逃跑了。韓安國揚言說:“如果田甲不馬上回來,我就殺了他全家。”田甲沒別的辦法,只好跑回來,光著身子去向韓安國請罪。韓安國見他這副德行,笑著諷刺道:“你不是說熄滅的炭火再燃燒起來後你要撒泡尿澆滅它嗎?”田甲嚇得渾身發抖,連忙磕頭求饒。最後,韓安還是原諒了他。

成語“死灰復燃”由“死灰獨不復燃乎”縮略而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人失敗了以後又重新振作起來;現在,多比喻已經失敗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死灰,燒完火後剩餘的灰燼。

國中生作文萬能素材成語典故二

人心不古

此成語就是出自劉時中的《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不是我論黃數黑,怎禁他惡紫奪朱?爭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

劉時中即為著名曲家之一。元順帝天曆二年,江西大旱,劉時中見到災民受難的情況,於是作了兩套散曲《端正好》,上呈江西道廉訪使高納麟。

第一套的內容陳述饑荒時「谷不登,麥不長」,民無以食的悲慘遭遇,而且憤怒地斥責了奸商富豪趁火打劫的罪行,展現元代社會嚴重的階級壓榨。

第二套則是揭露官吏的無能與違法亂紀。他形容一群暴發戶般的官員為「沒見識街市匹夫」,彼此狼狽為奸,勾結作惡,盡日將精力耗費在吃喝嫖賭,完全不顧百姓生計。並申辯說:「不是我要講他們的壞話,但怎么能眼睜睜地看著邪惡戰勝正義?根本完全喪失了舊時代的淳樸,明明是人,但行事卻如禽獸一般。」

後來,人心不古演變為成語,用來感嘆失去古人的忠厚淳樸。

國中生作文萬能素材成語典故三

兩袖清風

于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曾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于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于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裡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

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于謙笑著

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古人穿的衣服,沒有有口袋。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掩,在腰間束帶,隋身攜帶的散碎東西可揣在懷裡。官員則穿長衫,袖子特別寬大,便於放些銀兩、詩詞文章等。古代的貪官污吏卻是把受賄的錢財放進自己的衣袖裡。倘若官吏廉潔,沒有貪贓枉法受賄,衣袖當然

是空的,只有“清風”,所以“兩袖清風”就成為表官員廉潔的借用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