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鬥志與志氣的作文素材

中國俗語中也有大量歌頌立志的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長”;“人窮不可志短”;“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這些自然都是催人奮進的名言佳句雋語,永遠值得我們回味,並以之作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

有一年暑假,周恩來到奉天城(今瀋陽)東郊一個同學家裡去做客。這位同學的祖父是一個很愛國的農村私塾先生,他帶周恩來到附近的日俄戰場遺址去參觀。中國人民受列強歁侮的奇恥大辱,在周恩來幼小的心靈上種下了救國救民的火種。有一次,學校里的魏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要讀書?”課堂里頓時寂靜無聲。停了一刻,一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回答說:“讀書是為了尋求出路!”話音剛落,另一個同學說:“為了榮宗耀祖!”

這時,一個同學霍地從座位中站起。他,濃眉大眼,昂首挺胸,大聲回答道:“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騰飛於世界!”

他,便是周恩來,當時,年12歲。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

宋代范仲淹有志於天下,他兩歲便失去父親,母親貧困無依,就改嫁到長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後,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別了慈母,到南都學舍不分晝夜地苦讀五年中間,竟然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有時睏倦已極,便用冷水沖洗一下頭臉。他邊稠粥都不夠吃,所以常常忍飢挨餓熬到下午才吃飯。就這樣,他勤奮學習廢寢忘食,《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部《六經》之旨,便精通了,從而慷慨激昂地表達了以天下為已任的偉大志向,不僅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換負而且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岳飛矢志報國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飛,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動亂年代裡,立下了“還我河山”的壯志,他一生征戰沙場,死而後已。當岳飛率兵屢敗金兵,建有大功的時候,有人贈送美人以示慰勞岳飛說:“金兵未滅,難道是大將安樂的時候嗎?”毅然將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獎他的赫赫戰功,他又辭謝道:“金兵未滅,可以家為?”岳飛一生矢志不移,終於留下了千古美名。

徐特立斷指明志

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天,徐特立在長沙修業學校向師生員工作時事報告。講到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講到軟弱無能的清政府不能保護主權和人民,講到中國的老百姓被歁侮、被屠殺……激昂悲憤之時,他拍案捶胸,聲淚俱下。怱然,他猛地一個轉身,跑到廚房取來一把菜刀,當、著師生們的面,“砰”的一聲砍斷了左手一節手指,頓時鮮血淋漓,濺染衣衫。接著,他用斷指在白紙上寫下八個血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聽著徐特立演說的青年,頓時熱血沸騰,群情激昂,呼聲雷動。徐特立的斷指壯舉,很快傳遍了長沙。

李少石矢志不移

李少石同志在大革命時受到馬列主義的影響,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他立下的志向是:“神州遍地見紅旗”。為了實現這個志向,他在廣、香港、上海等地,艱苦工作,英勇鬥爭。他入過獄,身患肺病,受盡折磨。但他說:“雪山未阻征人路,霜獄能磨戰士姿。”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在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