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七八年級時教師一般會按照作文的文體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或者是單元訓練。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作文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一

我家住甘肅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但我沒有看到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景象。我見過的沙漠並不浩瀚,而且被勤勞的人民改造成了公園。公園裡行行白楊樹挺立在路旁,沙丘上種滿了梭梭、紅柳、胡楊、甘草、沙棘等,芳草萋萋,綠陰如蓋,我實在叫不出更多的沙生植物的名字。公園裡建了跑馬場、滑沙場,涼亭,還修了人工湖,絲毫讓人感覺不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淒涼景象。

如今,我們處在資訊時代,有幸趕上了網路的末班車,電話和網路使我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與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彼此激情互動,歡暢溝通。

我的家鄉是葡萄酒的故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這首《涼州詞》就是家鄉葡萄美酒的寫照。“莫高”牌乾紅、乾白葡萄酒、冰葡萄酒已享譽省內外。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使我家鄉特產如虎添翼。今年全國“鄉洽會”上絲綢之路上的眾多制酒公司與港商簽定了大批訂單,為地方經濟的騰飛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我和我的家鄉將不負祖國的重望,將發揮老一輩“兩彈一星”精神和新一代“載人航天”精神,在誕生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的土地上再創輝煌。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二

我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五大連池,這裡被十四座火山圍繞,有兩個神奇的泉子,它們別是南泉和北泉,被譽為世界名泉。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石海。

石海上有一個方便人們觀看的平台,站在平台上面一眼望去,真像一片大海,它波濤洶湧,一排排浪花推起,真是壯麗無比啊!石海上長著生命力頑強的小草,它們嵌在石海上,給是海上增添了一處綠色。

石海上千奇百怪熔岩石真的可以想像出很多景象,看!熊、獅子、石猿、駱駝等,石海還真是個天然動物園喔!

國防部部長張愛平將軍曾提詩:“五池十四山,地火沖雲天。石龍舞石海,群山立水間。石海兩個字也是將軍所提的。

石海的形成是火山噴發所成的,石海壯麗無比。

石海被科學家稱為‘天然火上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我家鄉的石海多么壯觀呢!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三

“到民間採風去?什麼風啊?”也許你會有些疑問,不過看了下面,你就會明白了。

人情風

這第一風自然是要采這人情風了。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咱這諾大的中國若是沒了這鄉里互相幫助的人情風,恐怕是安寧不了了。鄉親之間你幫我、我謝你,和睦融洽,何樂而不為?所以人情風就是這民間最亮麗的風景線了。

節日風

家鄉的節日多的很!雖不比那“洋”節排場、但也是這泱泱大國的傳統啊!“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遊子對家鄉的深切思念、親人的不捨與牽掛。對於現在的90後來說,比較潮的就是情人節了,不過他們只曉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哪裡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與織女啊!

特產風

說到這特產風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與茶了。徽菜咱天天都吃,雖不知其詳也略知一二。茶葉最好的應是那黃山毛峰了吧!自己雖然沒能有幸品嘗,其盛名卻已久聞了。這特產就先聊到這了,別的我也不知道了。

習俗風

家的習俗到現在也剩不了多少了。除了那一兩樣重要的,便都被科學現代化潮流給沖跑了。清明節‘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順帶告誡後生小子要好好讀書。

其實家鄉的風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學淺寫不忘家鄉的本色風韻,只能在大家面前寫寫皮毛。

采民風采不完民間的萬種風情,看家鄉看不盡家鄉種種俗事。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四

我的家鄉普格是涼山州東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這裡有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是火把節的故鄉。

火把節是祈禱幸福、祝福吉祥的節日。火把節原旨是驅蟲滅害、保佑莊稼獲得豐收。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過火把節的日子。

火把節的第一天,各家各戶清洗炊具,殺雞宰羊,籌辦豐盛的節日晚餐。吃晚飯前,大人們把飯盛進簸箕里,把菜放進盤子裡,筷子與勺子放在菜上,然後一起擺放在門前。希望已過世的老人們回來吃頓飯,來看看兒孫,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長壽,並把家中的不吉利帶走。祭完過世的老人,全家才開始吃飯。晚飯後,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門,不約而同地來到寨口,用火把燒幾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們手牽著手圍繞火堆念起火把祝詞。人們迎著金燦燦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詞一聲高過一聲,歡樂一浪壓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迴蕩。

火把節的第二天,是節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個固定的場地。火把節的場地是一塊圓而平坦的草坪,外圍是濃濃密密的樹林,過節的人們坐滿了草坪四周。這天要進行鬥牛、鬥雞、賽馬、摔跤等活動。普格彝民的摔跤與人們在電視裡看到的日本相撲運動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贏,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輸,而要看誰的雙腳先離地,誰的雙肩先觸地。能參加火把節摔跤比賽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們時而被這個抱起,時而被那個摔倒。戰敗者不氣餒,戰勝者也不驕傲。他們都冷靜地迎接新的挑戰,直至無敵手才算勝利。

火把節的第三天,是選美活動。姑娘們穿著節日的盛裝,佩戴著金銀首飾,每人撐一把黃油布傘,相互牽著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圓圈,跳起了優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轉的彝族歌。五彩艷麗的裙子擺動著,鏇轉著,如彩蝶展翅,似孔雀開屏,煞是迷人。姑娘們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記者們可忙壞了,又是拍照,又是錄像。評審們也在精心挑選著百花叢中的“牡丹花”。瞧,他們滿頭大汗,看來還真難選出來呢!傍晚,各家各戶點燃火把,在家長的帶領下,在屋內、院坎中轉繞,口中念道:“燒死瘟疫,牛羊發展。”祈求六畜興旺,莊稼獲得豐收。接著,全寨各家各戶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於村頭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塊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徵著數不清的牛羊來吃草,收不完的莊稼堆成山。

家鄉的火把節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的進步,逐步發展成為集民間體育、文化活動和民風民俗展示為一體的盛大節日。近年來,每逢火把節都有大批的外國朋友和港台同胞來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節。

朋友,請來普格參加彝族的火把節,你將會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又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