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杜甫的作文素材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關於杜甫的詩歌我們學習了不少,杜甫的事跡我們也聽說了很多,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杜甫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杜甫的作文素材一

唐朝,自古便被稱為詩的國度。無數優秀詩人吟誦出情景交融、氣象萬千的佳作,使唐詩成為中國詩史的輝煌巔峰。在群星薈萃的詩壇上,最耀眼的應數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而在這四人中,杜甫沉韻的詩風、精簡的語言、以及他那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愛。現在,就讓我們掃開歷史的塵埃,一起走進杜甫,走進他那憂國、傷時、憐民的杜詩中去。

杜甫,唐朝詩人。少年時即以詩賦受長者稱許。到後來,還被稱為唐詩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後期七律,沉鬱頓挫、精切而毫無斧鑿痕、凝鍊卻又揮灑自如,被稱之為唐詩最高成就。故後人尊稱他為“詩聖”。又因為他的詩揭露了朝廷的腐敗、反映了民間的疾苦,所以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

他三十五歲進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門楣。可是事與願違,十年應舉,皆名落孫山。這也就使他逐漸接觸社會下層寫下了揭露當時天寶弊端的《兵車行》、《麗人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洛陽淪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終告破滅,之後便過著流浪的生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便是叛軍攻入長安後的一副社會縮影,包含詩人的切身悲痛。杜詩成為一代詩史由此開始。之後陸續寫下:《哀王孫》、《悲陳陶》、《悲青板》“三吏”、“三別”這些詩描繪的一幅幅慘絕人寰的畫面皆反映了戰爭的殘酷、時代的悲劇。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以《秦州詩》為轉折後,杜詩不以陳事為主,而是自嘆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詩史性質,而是淡化為時隱時現的背景。如:《登樓》、《白帝》、《登高》……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嘆、憂國、傷時與憫民。

公元770年,巨星隕落,一代“詩聖”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獨、坎坷的一生……

於都三中初二:丁飛

關於杜甫的作文素材二

登臨五嶽之首,衣袂飄飄,隨風飛翻的更是你那稀世曠古的心胸遠志。你留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不朽詩篇,滌盪了萬代人的胸懷。

有時,我也想成為你。擁有你的遠志,你毓秀山川般的心胸,乘風追隨你那永遠縈繞在長安城上空的愛國情思。

草堂何處尋?

是掩映在青翠欲滴的簇竹中,還是隱匿在那泛黃的,蒼老疲憊的三重茅草下?

你是不同的。

既為李白寫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放詩篇,你又何嘗不想徹底放開你的心胸,去過那山水放歌的生活呢?可是你身不由己,牽扯住你的,是如所有赤子一般深深的,在寂寞的明月下閃閃發光卻又隱隱作痛的愛國情思啊!

這情思如三月細雨,首上青絲,細膩而憂傷,編織成一張看不見的網,勒進你憂思成疾,單薄羸弱的身體中,使你越陷越深,日漸憔悴,終落得朝如青絲暮成雪,悲戚的渾欲不勝簪。

你使我想起了想起了遠方,想起了未來,懂得了少年應識愁滋味。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穿過稀疏的人群,面對書中對鏡流淚的你,忽然明白人不能毫無意義的活著。感覺到背上背負的不是書包而是希望,希望,希望,歷史的復興!這時,我是多么想成為你,因為你那廣闊無垠的胸懷,一直讓我記住,記住,記住,記住昨天和今天,記住我應該創造的明天,記住那份亘古長存的,猶如剪不斷的風箏線般的愛國情思。

我知道,你是詩聖,不是詩仙。仙人可以看破凡塵,游山歷水,盡情地擺脫命運的羈絆;可你是聖人,聖人注定要憂碌終生,為國為民,心繫天下。

終於,你等到了盡情噴薄的那一天。狼煙四起,烽火瀰漫的長安,面對祖國的淪陷,你不能脫身,憂憤成疾。霎時間,那一聲“國破山河在”的仰天長嘆,啼血呼喊,如石破天驚,地動山搖,穿過了皇宮的斷壁殘垣,穿透了那霓裳羽衣的亡國之音……

杜甫,你生於憂患,死在對祖國無比熾痛的熱愛之中。祖國啊祖國,你讓所有的人對自己的使命記憶深刻,是你,是我,也是萬代詩人一生的眷戀和無比的期許啊……

草堂何處尋?

是掩映在青翠欲滴的簇竹中,還是隱匿在那泛黃的,蒼老疲憊的三重茅草下?亦或是隨著歷史的車轍隆隆遠去了……

那么現在,我會成為你,代替你去繼續向前追尋……

關於杜甫的作文素材三

我倚在床頭,手裡捧著語文課本。雖是假期,但書本還是要溫習的。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看到這裡,我不禁望向窗外,此刻也在下雨,不過這是夏季的雨,雨點很大,不停地敲打著玻璃,雖然沒有強風的助威,但窗外的樹影依然搖曳不止,它讓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杜甫的茅屋在風雨中搖擺的樣子。看著看著,我的眼皮漸漸發澀,於是我放下了手中的書本,蜷進被窩裡,沉沉睡去了。

當我一覺醒來,睜開眼睛時,我的嘴巴張大成了“O”型,我這是在哪?眼前竟是一所破舊的茅屋,屋頂的茅草稀少而雜亂。我正詫異,只見屋內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一身土布衣衫,鬍鬚凌亂,眉宇間似有無限愁意,口內正高聲念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我心中一亮,這不是“詩聖”杜甫嗎?我急忙走向前去,高聲喊道:“杜甫先生,請您留步!”杜甫望我一眼,驚奇道:“你是何人,緣何喚我?”

“我非常喜歡您的詩,也很崇敬您。能見到您真令我興奮。能和您聊聊嗎?如果您不忙的話。”

“戰亂頻頻,民不聊生,我無田可種,無事可做,能有什麼忙的呢?”然後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我明白,‘安史之亂’帶給人民和國家太多的災難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凝重的詩句足以見您深刻的情感。不過,話說回來,有句古話叫做‘國家不幸詩家興’嗎。這也更增加了您寫詩的題材啊!”

“這是什麼歪理,國家興旺發達,我們一們有詩可寫,就如太白兄,讚美國家的美麗河山。再說,詩家興衰怎能比國家興衰,我身為大唐子民,只願大唐國強民富,個人得失有什麼重要的?”

聽了這些話,我心裡感動極了,杜甫的一腔愛國赤誠比滿腹才情更令人敬佩。

“不過,既然你的心中這么悽苦,幹嘛還要寫這么悽苦的詩句?這樣不是只會讓你活得更痛苦嗎?”

“我是平民百姓的一員,寫詩當然也要寫我的兄弟姐妹,為他們代言。國破如此,還一味高唱快樂或纏綿,又有什麼意義。那些為了附和權貴,說違心話的詩我寫不來,也不屑寫!”

“嗯,您說得對,其實,暢所欲言,寫己所思才是最快樂的。”

“是啊,是啊!”杜甫捋著零亂的鬍鬚,不住點頭,看來這是他的心聲。

“杜甫先生,您不要這么愁苦,風雨過後才會有美好的天空,待‘安史之亂’平定後,大唐會再度繁盛的。”我望著他那始終擰著的眉頭,於心不忍地安慰道。

“但願真如你所說。”聽了我這句話,他的眼中閃出一絲期待的光芒,嘴角也禁不住微微上揚了。

我也跟著他不自覺地笑了起來。

突然,我的耳邊一陣鈴聲,我猛然睜開了雙眼,原來剛才是場夢啊,現在才是真正的天亮了。我抬頭望望光彩照人的太陽,天空好美,如今我能住在廣廈里,可比杜甫幸福多了。想到這裡,我臉上的笑意不自覺地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