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程永革事跡的心得體會

陳永革,哲學研究所所長,浙江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1988)。1992年至1997年,師從南京大學賴永海教授,專攻中國佛學研究,獲哲學博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得體會,歡迎借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心得體會1

戲裡,他唱得一腔正氣;戲外,他行得剛正不阿、廉潔奉公。

可是誰會想到,無情的病魔令他僅僅47歲的人生戛然而止,20xx年10月,他永遠離開了熱愛一生的舞台。

他,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豫劇團原黨支部書記、副團長,國家二級演員程永革。

用生命詮釋“戲比天大”

身為一名演員,程永革對藝術的演繹,總是追求完美。正如他經常所說,“只要劇場鑼鼓一響,哪怕家中失火也不能空場,要以大局為重,為觀眾負責……”

20xx年5月,大型歷史話劇《兵團記憶》投入緊張的排練當中。擔任主演之一的程永革全身心地投入排練。其實這時,程永革已被淋巴腫大困擾3個月之久。剛開始他以為只是普通的炎症,可是排練沒多久,咳嗽越來越厲害,後來在單位組織的體檢中,發現肺部有一米粒大小的腫瘤占位,無法確定良性還是惡性,但醫生建議立即手術切除。

《兵團記憶》是兵團準備參賽的重點劇目,從導演、舞美師,再到燈光師都是從北京請來的,他們只能在石河子待一個月。作為主演之一程永革如果臨陣換將,這部話劇就極有可能擱淺。“不行,不能因為我一個人而耽誤大事。”程永革把醫生開的住院手術單悄悄藏起,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排練當中。

最終《兵團記憶》從排練到公演,再到完成錄像,已是程永革發現病情半年之後。程永革住進醫院時,他的病情已達肺癌中期。當時的主治醫生惋惜地說,半年前的情況還屬早期,那時一做手術,後期的放療化療都不用做。

20xx年12月6日,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手術,程永革被切掉了一片肺葉。由於癌細胞已經轉移到淋巴,他還被摘除了七個淋巴。

戲比天大,這就是程永革的職業信仰。正是基於這一職業信仰,自獻身舞台以來,無論是下基層還是上北京演出,他都一絲不苟,認真琢磨角色,完美地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他為戲而生,為戲而死,用生命詮釋了‘戲比天大’這四個字的分量。”石河子市文體局局長黃海說。

“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別人”

“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別人。”這是陳永革在黨的民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中寫的一句話。20xx年4月,石河子市豫劇團一老同志的子女得了重病住院,舉目無親下向團領導程永革求援,而經濟條件本來不寬裕的程永革卻毫不猶豫借給他13000元。“他太不會照顧自己了,難道自己看病不花錢嗎?”妻子朱衛華還是在丈夫的錢包中發現這張借條,而程永革離世時,工資卡里僅剩下8000元。

就在他術後剛剛化療兩次時,兵團八師石河子市接到參加兵團紀念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三周年文藝演出的任務。其中,大型話劇《兵團記憶》要進烏魯木齊匯演。石河子市文體局領導找到程永革,問他能不能堅持參加演出?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能!”

就這樣,身體還很虛弱的他拖著病體參加了這次演出,演出獲得成功,但程永革渾身上下的衣服全都濕透了,整個人都軟了。朱衛華知道這件事後,流著淚對他說,“你還要不要命,還要不要這個家了!”然而,程永革卻一個勁地說自己沒事,並不斷安慰妻子。

程永革在工作日程上總是把時間排得滿滿當當:別人在休閒娛樂時,他還在排練場上排練;當別人共享天倫之樂時,他在社區連隊演出;當別人進入夢鄉時,他還在揣摩動作和唱腔……“為舞台而生的人……”石河子市豫劇團團長陳文忠,回憶起與程永革的點點滴滴後這樣說道。

在他短暫的47年的人生大戲裡,程永革寧可虧欠自己,從不虧欠大家。他愛崗敬業,為藝術獻身,卻虧欠了自己的小家,虧欠了愛人和孩子。“當幹部就應該肯吃虧!”程永革踐行著他的諾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一封未送出的申請書

“由於長期化療及中藥調理,身體產生抗藥性,癌細胞已經轉移……考慮到家裡實在困難,特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困難職工補助,希望予以審核批准!”這封寫於12月19日的困難救助申請書,卻一直靜靜地躺在程永革的辦公桌里。直到妻子在收拾他辦公室遺物的時候,才無意發現了這封存了近一年的申請書。

其實,在身患癌症的這三年多時間裡,程永革過得很苦很苦。為了治病,他四處尋醫問藥。從起,他聽從醫生建議,進行靶向治療,一個月藥費就得兩萬元。為了緩解經濟緊張的局面,程永革開始在8小時之外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有時候每個星期接三場婚禮主持。僅僅20分鐘的婚禮舞台上,他主持下來就已是大汗淋漓。

兒子程琛繼承了父親程永革的好嗓音,也有志於在藝術道路上拼搏一番。然而在得知父親身患癌症的訊息後,程琛最終不得不放棄藝考之路,選擇到普通高校就讀。“錢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把學習搞好就行。”到現在程琛還清晰記得父親在生病期間的囑託,可懂事的程琛早已清楚家裡不可能有多餘的錢讓他走藝考之路。

“父親沒有給我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是他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程琛說,“現在我自己選擇的道路,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心得體會2

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豫劇團原黨支部書記、副團長程永革,二十多年來,紮根基層,堅守傳統藝術,服務職工民眾,用生命詮釋了“戲比天大”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品德。

1987年,程永革從河南洛陽藝校畢業,考入兵團八師石河子市豫劇團。在多部優秀劇目中擔任男一號,塑造了眾多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20xx年5月,程永革被診斷出肺部有腫瘤占位,而當時正是大型歷史話劇《兵團記憶》排演最緊張的時候。儘管醫生要求程永革立即施行手術,但為了不影響排演,他藏起了住院手術單。半年後程永革住進醫院時,已耽誤了手術的最佳期,程永革的病情已轉為肺癌中期。

經過長達6個小時的手術,程永革被切除了一片肺葉、摘除了七個淋巴。就在他術後剛剛化療了兩次時,劇團又接到《兵團記憶》要進烏魯木齊匯演的任務。程永革主動請纓。

石河子市豫劇團團長陳文忠:“他說我一定要參加,他說我現在不去參加了,再換個演員,誰接這任務,你不是難為別人嗎。”

程永革曾說:“演員就是死也要死在舞台上,這是作為一個演員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石河子市文體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海:“程永革始終把對戲曲的熱愛,融化到自己骨頭裡面,他可以說為戲而生,全身心地為舞台上的每一個角色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20xx年10月25日,程永革走完了他47歲的人生。他生前扮演無數英模人物,戲裡,他唱的是一腔正氣;戲外,他行的是剛正不阿,廉潔奉公。在兒子程琛的記憶里,程永革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是公家人,虧了自己,不能虧了大家”。

程永革陪伴家人的時間並不多,留給家人的僅是一套不足60平米的老樓房,和一張僅剩8000元的工資卡。程琛告訴記者,雖然父親沒有留下多少物質財富,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將讓他受用一生。

程琛:“他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指明了我的人生方向,追求自己的理想,認認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心得體會3

3月15日,八師石河子市召開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之後還將組織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宣講團赴團場、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和學校做巡迴報告。旨在號召全社會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掀起學習宣傳“永革精神”熱潮。

程永革同志生前系石河子豫劇團黨支部書記、副團長。20xx年10月25日,程永革罹患肺癌英年早逝,終年47歲。程永革是國家二級演員,生前曾主導過一系列文藝作品的創作演出,多次獲國家文化部、自治區、兵團和八師石河子市優秀表演獎、優秀演員獎等殊榮,並先後榮獲八師石河子市優秀黨員、優秀基層幹部、先進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在座談會上,與會同志首先觀看了由八師石河子市黨委組織部和石河子電視台攝製的反映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的電視專題片《梨園男兒耀邊疆》(暫定名)。隨後,八師石河子市黨委組織部負責人宣讀了八師石河子市黨委《關於在八師石河子市開展向程永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並就組織部開展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有關事項前期準備工作做簡要介紹;八師石河子市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宣讀了兵團黨委宣傳部《關於開展向程永革同志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並就宣傳部開展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有關事項前期準備工作做簡要介紹;八師石河子市文體局負責人就文體系統開展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情況和所做相關工作做了簡要介紹。

石河子豫劇團演員隊副隊長耿海棠、豫劇團團長陳文忠、豫劇團演員王瑞麗、石河子歌舞話劇團演唱隊隊長駱漢泉、歌舞話劇團團長李向陽等程永革同志生前同事、好友分別發言,追憶了程永革同志的先進事跡。

耿海棠回憶說:“程永革書記生前帶領演員深入到八師團場的連隊田間地頭演出,總是率先垂範化好妝、穿上演出服,認真演好每場戲。”王瑞麗是幾年前從河南戲曲學校畢業到石河子豫劇團工作的青年演員代表,她在發言時泣不成聲,稱程永革為好叔叔。“剛來時我們因水土不服生病了,程叔叔買了藥第一時間給我們,讓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年輕人心裡倍感溫暖。沒想到這么好的人被病魔折磨成這樣,他當時只能靠營養針維持生命,還忍著病痛問我參賽成績,得知我獲獎,他忍著病痛艱難地豎起大拇指,給我說了最後一句話‘工作有長進,好好學習。’在與肺癌抗爭的3年時間裡,他依然活躍在舞台上,為八師墾區職工民眾送去了精神食糧。我們要以程永革書記為榜樣,用更好的藝術作品去感染人、教育人,為繁榮戲曲文化作出貢獻。”王瑞麗說。

陳文忠是程永革生前相伴31年的好同學、好搭檔、好兄弟。他說,無論一起上學還是一起工作,他倆交談最多的就是如何演好戲,讓觀眾認可。程永革工作時總是犧牲個人利益,主動做出表率,通過他常年的努力,如今劇團里鑽研業務的人多了,說閒話的少了,工作主動的人多了。程永革的付出換來了劇團風氣的巨大變化,他的離開是劇團最大的損失。

石河子市新城街道黨委書記張全勝說,石河子豫劇團是新城街道的轄區單位,此前街道黨委已組織了學習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宣講組,並以報告會加座談會的方式在街道社區進行廣泛宣講,今後,在學習宣傳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的同時還會在各社區挖掘本社區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充分發揮先進人物的引領示範作用。

八師石河子市城管委黨委書記周偉民說,作為基層黨組織代表,我們要學習程永革“戲比天大”的責任擔當,當幹部就是要多吃虧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潔、一心為公的優良作風,並要引導城管委的幹部職工見賢思齊,在工作和生活中對照先進找差距,學習典型見行動,立足崗位做貢獻,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愛崗敬業精神境界,用正能量推動單位全面發展。

兵團黨委組織部組織一處處長艾榮在觀看專題片和聆聽發言後,深深地被程永革同志的事跡所感染和感動。她表示,兵團黨委組織部目前正在為兵團黨委追授程永革同志為“兵團優秀共產黨員”做前期相關工作,兵團黨委組織部也將進一步向中組部匯報程永革同志的先進事跡,爭取在全國掀起學習“永革精神”的熱潮。

八師石河子市領導表示:八師石河子市召開座談會旨在貫徹落實黨委《關於在八師石河子市開展向程永革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檔案精神,全面推動八師石河子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八師石河子市各級黨組織中廣泛宣傳程永革同志先進事跡,號召和動員全體黨員幹部學習他認真履職、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

八師石河子市領導要求,八師石河子市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開展向程永革同志學習活動的重大意義;要精心組織,廣泛動員,營造向程永革同志學習的濃厚氛圍。與此同時,要加強統籌協調,抓好“三個結合”,即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與強化黨員黨性修養緊密結合,與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緊密結合,確保向程永革同志學習活動開展得有目標、有成果,真正取得引導人、教育人、激勵人、感染人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