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錄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較《論語》來看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孟子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孟子讀後感
孟子經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來表達自己地觀點和看法。而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變成了今天我們常用地成語,如“揠苗助長”、“五十步笑百步”、“再作馮婦”等等,可見孟子思想對我們地影響對我們來說不可不謂深厚。
孟子所說的“揠苗助長”演變到今天一般都說成是“拔苗助長”,但說的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孟子認為教學和學習知識如同植物生長一樣,都有自己的規律,必須循序漸進,而不能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然就會像宋人那樣“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說,還枯死了禾苗,得不償失。要想幼苗茁壯成長,只有勤於耕耘。不願耕耘,拔苗助長,必然失敗。就像人的成長與發展一樣,同樣要遵循規律,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點點變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養分,成長得更好,由一顆幼小的樹苗長成一株參天大樹。孟子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遵守規律的同時還提醒人們凡是應順其自然,適應事物本身的發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謂:“其進銳者其退速”,即是繼承了孔子“欲速則不達”的思想。當我們太想辦成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急於求成而顯得過於浮躁,沉不住氣,冒冒失失的前進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進和發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觀點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樣,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力越大,那它產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樣,如果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們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發展出乎我們的意料和想像,那我們將比用平常心對待一件事物的時候更難以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凡是我們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事情成功時,我們才不致於過於高興,被成功的喜悅麻痹了清醒的頭腦;在事情失敗時,才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致於過於失望和難過而喪失了前進的勇氣。
孟子還曾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命時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孟子選擇捨生取義,雖然平凡如我們的芸芸眾生不用面對生命與道義這么高尚嚴肅的話題,但我們在生活工作中難免還是會面臨兩難的選擇,那我們又應該怎樣抉擇呢?比如說工作和休息的衝突,個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時候,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但我覺得能夠把工作和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熱愛生活,也喜歡工作,把生活當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機體,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這樣,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時間,也不會產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時間的想法,也就不會覺得在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是一種負擔。
篇二:孟子讀後感
在今年的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上,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十本書。當老師將書名告訴我們的時候,大家大都不以為然,因為這些書都是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書籍,覺得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去讀他們。但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隨便翻閱了幾頁《孟子》以後,發現事情並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簡單。曾在大二時由於學習古代漢語的需要看過《孟子譯註》一書,但是當時也並沒有進行細讀,而只是將注意力過多的放在了對於孟子的翻譯和譯註上,但卻也已經感受到《孟子》一書中所包含的道理確是讓我們受益無窮。而如今重讀《孟子》,更是感觸頗深。
和《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錄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較《論語》來看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上的文字是《孟子譯註》中對《孟子》的評價,而在我通讀了一遍《孟子》以後,我的第一個感受便是,這雖是一本古書,但讀來卻並不感覺乏味或枯燥,且讀完每一章後都能給人力量,引人深思。不同於《論語》中直白的說理方式,《孟子》一書採用的是類似於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進行記敘,從而得出一定得道理,並且有時並不明說其中的道理,這讓人讀來十分有趣但卻仍能起到發人深思的作用。
孟子作為亞聖,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提倡仁政,自善其生,崇義尚道等等,但是在讀完《孟子》以後,我最佩服的還是孟子敢於直面君王,敢於說真話的那種勇氣與胸懷。“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以上是節選於《孟子見梁惠王》中的片段,在孟子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類似的片段。在這些片段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對君王時的凜然正氣。他敢於說出自己的真實見解,敢於批駁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義。孟子,是個真人,敢於說真話的人。與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誠,率真,對統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覺,孟子有豪俠之氣。他自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這種浩然正氣,正是孟子更親近庶人民眾,所以,他才會最終發展為那種崇高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孟子之前,還沒有人敢“顛覆”君位“至高無上”的傳統。儘管孟子言論如此,可我們也並未看到孟子因此而被統治者“穿小鞋”,可見,當時的社會雖禮崩樂壞,爭戰頻繁,但人們的思想還是非常開放的,言論自由的,統治者對孟子的主張雖不去施行,但還是洗耳恭聽的,是尊重人的。
而面對今天這個社會,孟子的這種品質也是最值得我們借鑑的,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著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篇三:孟子讀後感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為貴,社稷次這二,君為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xx多年的封建社會裡,被歷代統治者奉為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為什麼“仁政”說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
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為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著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裡還有仁政的意思。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里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時候,認為這哪裡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里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廠衛特務機構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為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里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