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戲曲的作文600字(佳作)

戲曲作文(1)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么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么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么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戲曲作文(2)

以前,我對京劇一詞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劇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從老師對我們說有“國粹進校園”的大型綜合實踐活動時,我才對京劇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師讓我們去查與京劇相關的資料,我到電腦上一看,原來和京劇相關的資料這么多!

原來,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兩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調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

在查資料時,我學了一小段京劇,無意間看了看京劇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了我一跳!從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個曲目!有十九種唱法!京劇真不愧是中國的國粹,真不愧是“東方歌劇”!

京劇演員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時,氣從丹田而出,通過喉腔共鳴,直接發出聲來,稱為真嗓。在演唱時,除小生和念白,其餘均用真嗓。

你瞧!京劇多受人們喜愛啊!京劇之所以被譽為“國粹”,“東方歌劇”,就是因為它受到中國的重視,受到日本,美國,歐洲的重視!願京劇將來有新的發展,走向世界!

戲曲作文(3)

我的家鄉,在中國也算是有名的,川菜的發祥地——四川。這個四川啊,不光有好吃的川菜,優美的景色,還有我們富有特色的川劇。

川劇的歷史,也算比較悠久了,據記載,明末清初,由於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會館的先後建立,致使多種南北聲腔劇種也相繼流播四川各地,並且在長期的發展衍變中,與四川方言土語、民風民俗、民間音樂、舞蹈、說唱曲藝、民歌小調的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聲腔藝術,從而促進了四川地方戲曲劇種——川劇的發展。

要說川劇的種類,那可是多了。川劇有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川劇音樂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國戲曲各大聲腔體系的營養,與四川的地方語言、聲韻、音樂融匯結合,衍變形成為形式多樣、曲牌豐富、結構嚴謹、風格迥異的地方戲曲音樂。

先來說一說崑腔,崑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它結合了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間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川劇的胡琴腔是西皮、二黃二類聲腔的合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正調二黃宜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情緒,反二黃宜表現蒼涼、悽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於高亢、激昂的情緒。川劇西皮腔與二黃腔的音樂性格相反,具有明朗、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品格……

川劇的種類太多了,實在介紹不過來。這些你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有一樣,你絕對看過,那就是我們四川川劇的變臉。那令人眼花繚亂的臉譜,那種速度,那種神奇,讓人看一眼就能牢記在心。變臉的方法大體上分為三種,它們是“抹臉”、“吹臉”、“扯臉”。

抹臉,是演員將化妝油彩預先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在臉上一抹,便可以使臉成為另一種顏色;

吹臉,是演員將粉末狀的化妝品(金粉、墨粉、銀粉)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內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類器皿中,到時閉眼、閉氣、用口一吹,便使臉色變色;

扯臉,是演員將畫在綢了上的若干張臉譜疊在一起蒙在臉上,每一張臉譜有一根特定的絲線,並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隨著表演的需要,在表演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的迅速扯下來。此法貴在巧妙、乾淨、利落;

運氣變臉,是演員運用氣功的作用使劇中人物變臉;面具變臉,是演員根據實際需要,事先將不同的臉譜繪製在以木、紙、布、綢、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臉殼來施以變幻。

另外,我們川劇中還有許多絕活,如吐火、藏刀、頂油燈……我們川劇還有許多有名的劇目,如《伍三拿虎》、《三娘教子》、《白蛇傳》……我喜歡川劇在於它那有趣的四川方言,令人百聽不厭。

怎么樣,現在你對川劇有一些了解了吧。戲曲,是我國的特色,在戲曲中,我們能夠學會許多東西,希望同學們能夠多聽一些戲曲,了解更多關於戲曲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