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之美作文

中國的戲曲可謂流芳千古,歷史悠久了。你有沒有發現戲曲的美麗呢?

篇一:中國戲曲之美

在別人沉溺於電子樂的喧鬧,在外人陷入靡靡之音的虛幻,有一些文化被人遺忘,有一些經典默不作響。而我愛的,恰恰是這么一個百歲流金,萬古垂芳的戲曲。在那古老婉轉的唱腔中,尋找那一抹美麗。

曾何幾時,我也像周圍的朋友一樣,喜歡追星,喜歡武器彈藥,不亦樂乎。但我最好的朋友解語花則是一個唱曲兒的,自小便跟著二爺爺學習唱腔,練到如今更是千回宛轉,讓人為之沉迷。見我在遊戲中沉迷,便拉著我去聽他唱戲。什麼戲呢?《霸王別姬》。

就是再不情願的也被興奮的花兒拽到了戲堂,找個地方一坐,便摸出了從不離身的電腦,聽著熟悉的電子音樂震動著我的大腦,津津有味的玩著遊戲。

觀察四周,戲台是紅漆的竹器描金的台,刺眼的帷幕和著柔和的燈光。開演,一個俏麗的身影一閃,喲,這便是我的好友解語花了吧。他嬌嬌襲襲的身影,輕移蓮步,緩步與中庭。纖腰輕擺,步步生蓮,那嫵媚自成的二八年華,看得我眼睛都直了。她身後小橋流水,鳥語花香,一個亮相,眉眼之處,便是數不盡的蘊籍道不完的風流。

我不禁關上了電腦。多么美的畫面。他開唱了,清麗婉轉的唱腔恍若一斛清泉澆熄了我心頭因武器和電子樂燃起的火,超脫於凡俗之間,飛升於紅塵之上。泉水叮咚,背景那青石橋,紅牡丹,叮咚影影。近景那金風釵,烏髮三千,襲娜綽綽。這是一種多么美的藝術,美在那纖指間的流轉,美在那情目中的周鏇,美的,更是這種古老!這種跨越千百年來的美麗!仿佛能帶領人回溯過去,翻閱回憶,品讀人生。不同於現代音樂的叫囂,不同於社會的浮躁,它沉靜,精緻,而風華絕代。他的美源於藝術而超脫了藝術,美的是那跨越百年的歷史,美的是那自在出塵的形式,更美的,是那種古老而神秘的傳承。這種美,讓我為之震撼,而這樣一種美麗卻在世人的冷漠下逐漸消散。

電腦早已被我遺忘,我沉默了很久,台上的美麗已不經意的流露出即將逝去的悲哀。也許正是這種稀少,古老,神秘,才讓它如此之美。我愛上了戲曲,愛上了他的美。多么美的戲曲,多么美的藝術,多么美的歷史與傳承!我們要保住它的美,這種美便讓世人所震撼。延續,傳承,百世流芳。如同生命一樣。

中國戲曲,多么美!

篇二:我與戲曲

中國的戲曲在國際上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因為它源遠流長,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文化在民眾文化生活中占據絕對主流。漸漸地,我也隨著時代開始排斥戲曲。

我的爺爺是個戲迷,自然愛看戲,愛聽戲,也愛唱戲。每天早晨,爺爺都會大展歌喉,邊唱邊比劃:“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著:“爺爺,別唱了,過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來來來,我告訴你。”爺爺向我揮揮手。我跑過去,爺爺說:“這曲叫《玉堂春》,不錯吧?”“噢,原來你們戲迷流行這曲呀!”“流行哈哈---”爺爺笑了,“對,我們就流行這曲。你們孩子流行啥呀?”於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倫的新歌:“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原來玄兒喜歡聽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聽吧,聽吧!”我看得出爺爺有點失落,但我決不喜歡,同學會說我老套的。這樣,每當村里來了戲班子,爺爺一席都不缺,而我情願一人在家裡看《流星花園》,因為流行呀!

小時候跳舞,有一跳《藝苑新蕾》,服裝上畫了個大大的臉譜,我覺得它透著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層,不見天日。直到幾年後的一天,表姐驚喜地發現它後,愛不釋手,我毫不猶豫地送給了她。後來到她家,我發現她房間裡掛滿了各種各樣的臉譜,收集了非常多戲曲光碟。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說什麼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嗎?臉譜和戲曲是我們中國的標誌。掛著臉譜,無論到世界哪兒,老外都知道咱們是中國人……”接著,表姐給我上了一堂戲曲課,我也驚訝得半天沒回過神來。

回到家,爺爺依舊在唱:“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爺爺,你們現在還流行這曲啊?”“對呀,我們永遠都流行這曲。對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過時了!”

我這才明白,戲曲不分時代,它不會過時也不會老套。從那時起,我不再排斥戲曲,因為它象徵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