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我很淘氣,有時將陽台上的花拔了,有時把衣服刮破了,爸媽看見了,總是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乖!”別人家的孩子?是誰?上了國小,成績不大好,爸媽就說:“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多認真!”

這“別人家的孩子”是誰?是誰家的孩子?和我一般大嗎?我一定要見見他(她),和他(她)比一比!

轉眼間,一個淘氣的小女孩變成了即將畢業的小學生,“別人家的孩子”一直伴隨著我長大。家長的口中,這“別人家的孩子”樣樣都好,我做錯的事他(她)都是做對的,幾乎沒有缺點。我對這“孩子”十分不服氣,憑什麼他(她)就比我好!?我就更加努力,爭取超過“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樣了?也快國小畢業了吧!?

國小畢業,即將面臨的“小升初”到來了。一天,爸對我說:“今天趕快做好簡歷,明天去中學投掉吧。”明天?明天爸媽都得上班,難道讓我獨自去?爸說:“別人家的孩子多獨立,你也一個人去吧。”聽了這話,原本的恐懼和不安一下子轉變成了動力,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一定會超過他(她)的!

於是我獨自去列印店做好簡歷,向中學走去。心中滿懷著緊張與興奮。手心已經冒出了薄汗,簡歷已經被手握出了一個摺子。我在不安的心中默念著:一定要超過“別人家的孩子”!正是這位“孩子”給了我無窮的信心。

來到“投簡歷處”,已有五六個學生在等待,旁邊站著一兩個家長。每個孩子都有家長陪著,有家長出面說話,我卻一個人完成這件“大事”。正落寞時,耳邊響起一旁家長對孩子的教導:“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獨立,多勇敢!”那家長指指我,用責怪的眼光看著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我錯愕了:從來都沒有人這么稱呼我!這孩子一直伴隨著我一路走來,我對他(她)既熟悉又陌生,我是多么想超越他(她)呀!這“孩子”不見其人,我怎么成了這“孩子”?記憶中的“孩子”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點的,我也遙不可及,從來都沒有超過他(她),這“稱號”用在我身上真是太不尋常,難道我也配?

經過一番日思夜想,原來,“別人家的孩子”只是存在於家長們的話語中,需要他(她)時,他(她)就從家長們的口中飛出來。“別人家的孩子”有很多個,生活在家長們的“想當然”中。我也超過了這孩子,第一次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