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一次的三年級作文:第一次煮飯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很多第一次,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第一次煮飯的經歷吧。

我的媽媽是一名培訓學校的英語老師,所以寒假她仍然有很多課,早上7:30就出門了,中午回來匆匆吃個飯又得去上班。她下午最後一節課是6:20下課,等媽媽回到家,基本都到7點了。

我一人在家餓得肚子咕嚕咕嚕叫個不停,吃了餅乾也不頂用。媽媽回到家,看到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文文是不是餓壞了?媽媽馬上煮飯給你吃。”說完她便去廚房忙活起來。不一會廚房就傳來了誘人的菜香,我立馬跑過去看媽媽煮了什麼菜,怎么這么香?哇,居然是我最愛吃的五香豆腐絲!看得我口水直流,急忙問“媽媽,我能吃飯了嗎?”媽媽說:“當然可以了。”當媽媽正準備拿碗幫我舀飯時,發現飯還沒煮好,便告訴我還得等一會才能吃。

聽媽媽說還得等會才能吃飯,我不禁有點失落地問道:“怎么菜炒好了,飯還沒煮熟呢?”媽媽說:“豆腐絲很容易炒熟,需要的時間短;而電飯鍋煮飯一般得20分鐘才能熟。”我剛準備走出廚房,媽媽突然說:“如果你提前煮飯,那媽媽回來直接炒菜,那我們就能更快地吃上飯了。你要不要學煮飯呢?”我可不想天天餓肚子,馬上應道“想啊,那你教我煮飯吧。”

於是媽媽就從煮飯的第一個步驟洗鍋開始教我。那時天還比較冷,媽媽說怕冷的話,可以拿飯勺幫忙洗鍋、淘米,這樣手不碰水就不會那么涼了。洗好米,放水是最關鍵的一步。“假如水少了,飯煮不熟會夾生;放多了,飯太稀不好吃。假如水放得合適,那煮出來的飯不乾不稀剛剛好的話,就會更加香甜可口。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放水這個步驟。”媽媽告訴我,她放水的訣竅是:用手指插到鍋里,量一量,假如米和水的比例一樣,就可以了。我嘗試著理解她的話,問是否能用飯勺代替手指?她說可以。最後一步是把鍋膽放回電飯鍋,蓋好蓋子,插上插頭,摁下煮飯鍵。等媽媽教完我這幾個步驟,我們的飯也煮好了,這回媽媽可以舀飯給我吃了,可我都顧不上享用我最愛的豆腐絲,仍然在回憶著媽媽教我的步驟,一邊回憶,還一邊複述,問媽媽是否正確。

第二天媽媽又去上班了,到了飯點,她仍然沒能回來。於是我嘗試著用媽媽教我的方法煮飯。我當時的心情是既激動又緊張,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煮飯。前一天,媽媽才剛教我怎么煮飯,我雖然記住步驟了,但完全不敢想像自己煮出來的飯會是什麼樣。放水的時候,我生怕放少了,煮出夾生飯,量完忍不住又加了一點水。心想:飯稀一點還能吃,總比夾生好吧。在我焦急等待的時候,媽媽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向媽媽匯報,媽媽看到已經跳閘的電飯鍋,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誇我孺子可教,是個聰明的孩子。還說炒個酸辣土豆絲獎勵我。

當我們坐下來吃飯時,媽媽剛吃下第一口飯,馬上讚揚我,說:“文文,你今天煮的飯很好喔,不乾不稀剛剛好。”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但我知道裡面包含了很多層意思,我第一個領悟到的就是:我第一次煮飯成功了!那時,我的心情激動極了。飯後,媽媽發了條朋友圈,說這是我第一次煮飯,就成功了,值得記錄。那條說說收到了很多叔叔阿姨的點讚,我的勞動得到了媽媽的認可,也得到了大家的稱讚,我感到非常開心。

從那以後,我一直堅持煮飯,有時中午、晚上都煮,並且每次都煮得很好。媽媽說我已經出師了,我高興極了。我不但幫媽媽分擔了家務,也體會到了煮飯的樂趣。我愛煮飯!

廣西 三年級 陶睿文

指導老師 趙勁玲

來源:中國小作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