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冬至的作文300字錦集五篇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1

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和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個傳統的節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湯圓,我們小孩子最喜歡。

晚飯後,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熱鬧,有許多人正在等我們,哥哥、姐姐、等許多人都在。開始搓湯圓了,我們圍成一桌,爺爺和奶奶在搓一條一條糯米粉,爸爸和媽媽將爺爺奶奶搓好的糯米條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負責搓湯圓,老少一家齊動手,不一會就搓好了,爸爸將我們搓好的湯圓拿去煮,望著鍋里一顆又一顆地浮出水面,湯圓煮熟了。爸爸盛著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湯圓,吃完之後,我大聲地說:“太好吃了。”我吃著自已親手搓的湯圓,覺得又香又可口。

我從這次搓湯圓中,覺得做每一件事都認真、仔細,如果是集體的事情我們就要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認真對待,才有美滿的結果。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冬至的第一天,天空飄著冷冷的細雨,我撐起一把小傘。象往常一樣放學後背著書包往家走。

當走到八一橋時,我看到一位老爺爺踏著三輪車,在吃力的往橋上騎,車上裝滿了貨物的紙箱。因為路面濕滑和上坡的原因,車子卻爬不上去了,情形非常危險。看到了這個情形,我急忙丟下雨傘沖了上去,使出全身力氣幫忙推車。一位行人叔叔也看到了,也加入了推車的行列。在我們齊心協力下三輪車終於上了橋,危險解除了,老爺爺下了車,激動的望著我們倆,連連致謝,非常感激。我倒覺得有點兒不好意思了,摸摸頭,笑了一下。一下子,我覺得這樣陰陰的天氣也挺不錯的,雖然有點兒冷,可是讓我們的手牽得更緊了,讓我們的心連得更近了。

我回到家裡,媽媽突然問我什麼是文明禮儀,我自豪地回答說,我今天已做到了。因為樂於助人也是種美德。講文明,懂禮儀,就要關注身邊的小事,身體力行,一切從我做起。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3

冬至又是一年冬至。清晨,一陣喧鬧聲夾著鞭炮聲傳入耳畔。又是一年冬至。每逢冬至,人們就攜帶酒食、果品與紙錢上墳祭掃:大人挑著扁擔,裡面裝滿了供品,孩子們則晃晃悠悠地提著燈籠樂顛顛地跟在後頭。草草地收拾幾下,我們也準備出發了。路上,一條火車軌道橫架在半空。軌道上,一群建築工人正在討論商量著什麼。媽媽,他們也在過冬至嗎?不是,他們在修建火車軌道。我心裡不禁思緒萬千。這是一群多么敬業、勤懇的工人呀!為了祖國的建設,他們可以過節,甚至過年也不回家。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到達了墓地,叔叔鋤去雜草,人們忙著擺上供品,再放上一把火,焚化雜草,把一些未燒著的小草用手拔掉,然後將紙錢焚化,為墳墓g上新土,最後叩頭行禮祭拜。大人們還給小孩分上一把花生,說是添丁。

這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候了。又是一年冬至。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4

昨晚老媽打電話來說,今天是冬至,讓我們別忘了吃餃子。好吧,既然老媽特意囑咐,那就吃餃子吧,本來也想著最近該改善改善一伙食了。

想了想,還是決定吃素餃子。一大早起來,室友就去買豆腐,韭菜,雞蛋,回來後開始剁餃子餡,調餃子餡。每當做飯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特別的幸福,因為自己不會做,還可以吃到好的。當然,這全托我那舍友的福。

一會功夫,餃子餡就調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餃子面。開始動工包餃子。我整餃子皮,她包,兩人分工合作,沒多會就包了一小案板餃子。開火,燒水,煮餃子,吃餃子,一系列程式進行的秩序盡然。

吃完餃子後,摸著吃的飽飽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節為什麼吃餃子啊?上網一看,原來,冬至吃餃子,據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說是張仲景決定辭官回家,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看病,等回到家鄉時,正直冬季。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如此,今年的冬至過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餃子,還知道了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5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冬至”,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在這冬至節前後,許多人家會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當然也為了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冬至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在冬至這一天,好多人家也會去給已故的親人墳頭添一把土,表示給已故的親人添溫暖。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我們江南尤為盛行。湯圓用糯米粉製成,內包用赤豆製成的豆沙,加上芝麻暈油等,這種圓形的甜品,也許原來也有與赤豆粥相同的起源?但後來逐漸引伸到“團圓”“圓滿”,合家同吃表達人們對家庭幸福的祝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可見冬至吃湯圓的風氣之盛。

還有喔,今晚我剛剛去親戚吃“冬至”圓回來,就急不可待的想在這裡留下點腳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