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你喜歡吃餃子嗎?冬至你吃餃子了嗎?怎么寫一篇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冬至的作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有清明節、春節、中秋節……你要問我最喜歡的,那就是冬至了,因為可以包餃子、吃餃子了!

一到冬至,我和媽媽就準備好包餃子的材料:一些鮮肉,一些餃子皮。我拿起一張餃子皮放在左手上,右手用筷子挖一點鮮肉,放到餃子皮里去。可是鮮肉好像很活潑,蹦蹦跳跳的,好不容易封上口結果又撐開了……包餃子可真不容易啊!

說起冬至吃餃子,這裡面還有一個風俗呢!在我的老家——北方的河南省,到了冬至家家戶戶的傳統習俗就是包餃子、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北方冬季吃餃子的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饑寒交迫的人們吃了餃子,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今年冬至是12月21日,到時候請大家保護好耳朵,別忘了吃餃子喔!

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節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

我最愛吃餃子了。看著奶奶在廚房裡忙碌,我忍不住跟了過去。只見奶奶把剁好的肉餡,還有大蔥放進盤子裡,又放了各種調料把餡拌好,最後又放了些香油,頓時,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奶奶看到我的羊子笑了起來,說:“小乖乖,你知到我們為什麼愛吃餃子嗎?這裡還有故事呢!”

相傳,在東漢時期有一名醫,他的醫術很高,什麼病他都能手到病除,妙手回春。人們稱他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張仲景從外行醫回來,一路上看見很多人穿得破爛單薄,臉上都生了凍瘡,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於是,決定用自己的醫術幫助大家。他帶著人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進鍋里熬好後,又把它們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一隻只像耳朵一樣的東西,煮好了分給大家吃。人們的凍瘡慢慢到就好了。這是一種可以治凍傷的藥,張仲景給它起名“祛寒嬌耳湯”,那天正好是冬至,很多人都分了一大碗湯,兩隻嬌耳,大家吃了以後,覺得兩耳發熱,凍爛的耳朵不出半個月就好了。

後來,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包嬌耳吃,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人們吃的餃子了,還說,到了冬至吃餃子,就不會凍爛耳朵了。

聽了奶奶的故事,我心裡敬佩著張仲景助人的事跡。我們這個大國家,有許多古人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我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這么多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自豪。

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餃子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吃餃子,是習俗,也是一個家庭生活的節日。

今天是冬至,晚上吃餃子,於是準備好了麵團,因為吃的是茴香餡的,所以又準備了茴香和豬肉。首先將麵團揪成小塊兒,撒上麵粉,然後將所有的小塊兒用擀麵杖擀成又圓又薄的餃子皮,接著做肉餡:將洗淨的茴香摘下菜葉並切碎,把肉餡剁細,撒入調味料調勻,再加入切碎的茴香調成餡料。下面就開始包餃子了,包餃子的過程既枯燥無味但是又非常有趣,拿起一個餃子皮,把餡放到餃子皮當中擠成扁圓形,然後用手指輕輕捏壓,做出可愛的餃子。餃子包好後下鍋煮20分鐘後即可出鍋,香噴噴的餃子就做成了,咬一口,肥瘦搭配的肉餡中帶有濃濃茴香的味道,好吃極了。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餃子也成為了眾多人民的喜愛。

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

隨著媽媽的一聲喊,我蹭的一下從沙發站起來,一路小跑來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就衝著目標——盤中的餃子而去,也顧不得燙了,慌忙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裡送去,咬下一口,嘴裡還沒品出餃子的香味,一股韭菜的清香味倒是搶先一步進入到了我的鼻子中,真香呀!鼻子聞著餃子的香味,手上和嘴可不能停,要不我的肚子可要跟我發脾氣了,可要狀告我虐待它了。

一個,兩個……我才吃了四個,這一大盤餃子可就沒了。這不奇怪,因為我們家人多呀!爺爺、奶奶、大伯、大娘、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和我,叔叔嬸嬸有事今天沒有回來,這一人一個,一大盤餃子很快就被大家消滅了。我是一次往我跟前的小盤裡多夾了幾個,要不我還吃不了這么多呢。大家可不要說我嘴饞,不懂事呀,這都怨我的肚子,早上老早就餓了,所以就什麼也不顧了。

“妞妞、源源、奇奇,今天可要多吃點,這可是冬至的餃子,吃了耳朵就不會凍了。”奶奶生怕我和哥哥、弟弟吃得少,一邊吃,一邊還對我們三個人進行勸吃。奶奶的這個行為我們都非常習慣,也都非常樂意接受,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吃的飽飽的。

又一大盤餃子上來了,三雙筷子同時伸了上去,咦,怎么回事,怎么這個餃子夾不動呀?一看,原來是我和弟弟同時去搶同一個餃子了。算了,我大,不和你爭,我再去夾另外一個。不對吧,我瞄準的那個餃子怎么又沒有了,再一看,原來是被爸爸夾走了,餃子也已經進到他的嘴裡了。不能再看了,得趕緊下手了,要不一會這一盤餃子也沒了。沒過一會兒,這一盤也空了。這一盤我吃了三個。

“再上十盤餃子來!”我忍不住喊了起來。我的這一聲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冬至餃子終於吃完了。我自己計算了一下,我今天一共吃了二十一個餃子。我的肚子吃的那個飽呀!

關於冬至的作文:吃餃子

傳說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因為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經他診治後,都能藥到病除。所以人們都尊稱他為“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揚。他看到那些為了生活忙碌的人衣裳單薄,不少人連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裡難受。

張仲景回到家後,心裡總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人們,於是他讓他的弟子們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搭上了一個棚子,架上了一口大鍋,大羊肉、辣椒等食物以及一些驅寒的藥材一起放在大鍋里熬煮,等羊肉、辣椒、藥物煮好後,就將它們全部撈出來切碎,然後用麵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的疙瘩,再放在鍋里煮。到冬至給凍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凍傷的藥叫做“祛寒嬌耳湯”,吃過這種“祛寒嬌耳湯”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凍傷都治好了。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熬“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及早預防和治療凍傷。

過了好多年,張仲景離開了人世,人們為了紀念他,每逢冬至,都會熬“祛寒嬌耳湯”。但是,漸漸地,“祛寒嬌耳湯”成為了人們口中所說的餃子。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餃子發生了改變。餡也是內有乾坤。餃子裡一般包有豬肉、蔥、榨菜,調料有澱粉、胡椒麵、鹽……現在,吃餃子也成為了人們的家常便飯。餃子的做法也有很多,如蒸餃子、煮餃子、炸餃子……

這就是餃子,世界上還有許多美食需要我們去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