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冬至小學生作文

愛至,心溫暖;情至,身常暖,冬至,祝福暖。下面是小編推薦給你的快樂的冬至小學生作文,快來看看吧。

快樂的冬至小學生作文(一)

今天是冬至,白天我們要上課,下課了之後我們就去外婆家過節。一下課,我和弟弟就直接去外婆家,到家的時候,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幹”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喔!”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該早點睡,添歲嘛!”……

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這個快樂的冬至過去了,希望明天又是開心的一天!

快樂的冬至小學生作文(二)

昨天,我們學校舉行了“回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主題活動。這個活動是為了讓我們感受一下冬至日的快樂。

昨天中午,還沒到一點三十分,教室里已人聲鼎沸。同學們到了教室,就按捺不住激動,歡快地叫了起來。時間過得像一隻只飛鳥,一瞬間就到了寫字課。老師同學也帶著自己的工具來了。同學們先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再來搓湯圓,捏小動物。每一個人都在教室門口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的。就連老師也在幫忙,她們真辛苦。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地捏了起來。有的同學眉開眼笑,有的同學專心致志,有的同學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到處想學一學別人的經驗。

過了一會,老師叫我們燒水,因為何立豐同學沒帶鍋蓋,我們等了好久好久,水終於燒開了。我們把湯圓放進鍋里煮,十幾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湯圓一上一下地跳動著。等到煮熟了,每個同學像小饞貓似的一擁而上,一隻只沾著白粉的小手拿著碗向老師走去。我們小組一共吃了6包湯圓。

希望明年的冬至日快快到來。

快樂的冬至小學生作文(三)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家家戶戶都吃湯圓、搓丸子,我家也不例外。

吃過晚飯,媽媽把一個大大的盤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從冰櫃里拿出一團早已揉好的糍,掰下一小塊放在手中捏幾下後就飛快的搓起來。不一會兒,媽媽的手中就出現了一條白色的大圓柱。她把圓柱從中一分為二,把其中一份給我。我接過白糍學著媽媽的樣子搓了幾下,粗圓柱變成細長條,我又將它平均分成10份每次放1個在手心仔細地搓,不一會一個白珠子滑落在盤中。可這時媽媽已經搓好一小堆啦,她怎么能這么快呢?經過觀察我發現,媽媽分到柱子時直接把它分成5份,她的大手每次都搓出2個丸子。我心中不服,也拿起2個糍團搓起來,很快兩個玉珠滾落盤中。我洋洋得意對媽媽說:“看,我也能跟你搓得一樣多。”媽媽笑著說:“即使你和我一樣每次搓2個,還是我比你多。”這又是什麼道理呢?我使勁地想,突然我明白了。在和媽媽分得同樣多的糍條時,我把它分為10個等份,每份為10分之1;媽媽只把它分為5等份,每份為5分之1。5分之1等於10分之2,她的1個丸子的重量等同我的2個。除非我能一下搓出4個丸子,那樣我們才能搓得一樣多。

真是生活中處處都藏著數學啊!我們在歡笑聲中又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冬至。

教師點評:在快樂的冬至中,你還能發現這么多有趣的分數,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