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作文

冬至吃湯圓是一種傳統習俗,“圓”代表著“團圓”“圓滿”,象徵著家庭幸福和諧、幸福和吉祥。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冬至吃湯圓作文》,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冬至吃湯圓作文

今天是冬至,媽媽告訴我,冬至那天一定要吃湯圓。“湯圓”,為什麼今天一定要吃呢?於是,我便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冬至吃湯圓是一種傳統習俗,“圓”代表著“團圓”“圓滿”,象徵著家庭幸福和諧、幸福和吉祥。既然這樣,我想買來的湯圓雖說好吃,但自己做的肯定更美味,而且更能體現出家庭的圓滿。於是,我纏著媽媽讓她去買些做湯圓的材料,媽媽買回來後,我就開“工”了!

我先挖來一塊粉,然後使勁搓,搓圓以後再挖出一個小洞洞,裡面塞進早已準備好的黑芝麻餡。然後把它捏起來,再搓,不一會兒,一個湯圓完成了。我便把它放在一個盆子上,望著自己做的湯圓,我真想馬上嘗嘗味道,但只有一個,還是快點再做吧!我一邊做,一邊哼起了自己改編版的《健康歌》“左搓搓,右搓搓,手指動動,嘴巴動動,和我一起做湯圓!”漸漸地,盆子上的湯圓越來越多,從一個變成了十幾個。不管了,先把這些下鍋吧! 作文大全

於是,我便匆匆忙忙地洗好手和鍋,然後再倒入一些水,等水燒開後,放入湯圓,趁著水在燒時,我再做一個,結果還沒等我做完,水就開了,那就不管這個了,先放已經做完的吧!我在廚房靜靜地等待著,想到馬上就可以吃上我自己做的湯圓,心裡高興極了!過了大概10分鐘,一個個湯圓基本熟了,我便放了糖,接著關了煤氣。

然後盛了一碗,哈哈!我先品嘗一下我“偉大”的傑作,嗯!這味道還是不錯的,就是有幾個的餡都露了。吃過湯圓,就代表我已經大一歲了,在未來的日子中,我要好好學習,同時希望每個人吃過湯圓以後合家團團圓圓。

冬至吃湯圓作文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

去年冬至,天氣很冷,手凍得有點僵了,可當媽媽跟我說:“我們來做湯圓吧,今天是冬至節。”我一聽到要做湯圓,我可高興了,手也不覺得冷了。當媽媽把糯米糰搓好,我就趕緊洗好手,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湯圓來。我先在糯米糰里捏出一小團糯米,搓成圓形,再把它壓扁,在中間放一小團芋泥,或者豆沙泥,或者花生醬,再把它搓成圓形,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媽媽邊做邊跟我說:“用糯米粉製成的甜品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江南比較盛行。湯圓中,‘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在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那天,我不僅學會了做湯圓,還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冬至吃湯圓作文

冬至到了,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聽說湯圓代表團圓,而且吃了湯圓就會大一歲呢。

冬至前夕,媽媽買來了糯米粉,開始做湯圓了,媽媽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盆子裡,再倒下一些水,水不能太多,用手搓著,再往返地和著糯米粉,搓到差不多再倒下一些水,直到糯米粉變成團,用手在糯米糰里掰出一塊粉團,做成香蕉外形,把它平分成五塊,拿出其中一塊放在手心裡搓成圓形,越圓越好。

湯圓做好了,就來煮湯圓。媽媽先在鍋里放些水,把水煮開了,再加些糖,最後把湯圓放進鍋里煮,煮到湯圓浮到水面,湯圓就熟了。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朵朵白色的小棉花,好看極了。

湯圓煮好了,媽媽盛了一碗給我,我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含在嘴裡,感覺它柔柔軟軟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吃了湯圓,是不是真的就長大了一歲呢?

冬至吃湯圓作文

今天是冬至,早上,媽媽提著籃子,到超市去買湯圓的粉,準備晚上做湯圓吃。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媽媽早上買的湯圓粉開始做湯圓了。爸爸先把儒米粉放在少量的水裡浸泡一會兒,還用手和一和,讓儒米糰更軟一些。弄好後,爸爸將儒米糰放到一個容器里。開始搓湯圓,我拿一些儒米糰,搓成一個小湯圓。我又照樣做了幾個。做完以後,水正好開了,爸爸把湯圓放到鍋里。接下來就是等了。

過了5分鐘多,湯圓的皮變軟了,我想:真想嘗一嘗自己的手藝,一定好吃。於是爸爸給我撈了一碗給我嘗。我也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好吃,太好吃了。”爸爸邊吃邊說。“啊,真是舌甜滑潤,肥而不膩,儒米不沾。”媽媽也邊吃邊說。於是我快快的吃想再吃一碗。過一會兒,湯圓全吃完了。

這個冬至之夜吃湯圓,是我最開心的了。